【#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年都有什么习俗(3)》,欢迎阅读!
小年都有什么习俗(3)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小年祭灶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祭灶活动在我国流传很广,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灶神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送灶多在一更左右黄昏入夜的时候
举行。旧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禁止女子参与祭灶,后来则要求不那么严格,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先到灶房,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和供品。此时妇女要用净泥涂饰炉灶,叫挂袍。供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及凉水一碗、草料一碟,为灶王爷之马而备。还有专门为祭灶制做的小羊油红腊,上香以后,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同时口中有祷词,无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之类。然后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谓之粘灶即少说话,即便说出话来,也是甜言。还有酒糟涂抹灶门,叫醉司令,让灶王酒醉,也是少说话的意思。香尽之后,取出香根,与揭下来的纸像及草料等一同烧化,将凉水泼在地上,大礼告成。
灶王爷今夜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来。 从礼仪形式上分,还有阔祭灶和穷祭灶之分。王公府弟、巨贾宅门为了排场,供品相当丰盛,还为灶王爷糊纸活,有升-天用的车马等,而小户人家只在灶台上放碗凉水,烧三炷香,磕三个素头后,把灶王码一烧,亦算礼成。 祭灶还有许多相关内容。祭灶日期,沿袭下来有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明代之前以二十四日居多,逐渐改为二十三日。有些地方还分二天进行,二十三日夜祭荤灶,用鸡鸭鱼肉,美味
佳肴为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点心等,但无论荤祭还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儿。
北京风俗,商号有三节结账的规矩。从祭灶开始,各商号派人各处收账。还不起债者四处躲债,一直到除夕夜才不再讨债。于是北京有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包饺子之说。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下载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e4758a8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