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介绍》,欢迎阅读!
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探索性研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2008年,全国妇联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推断全国6-14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为55.69%,即3230余万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专题调研数据表明,安徽省留守儿童数量有近40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使得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工作均十分重视,目前全社会均在关注着留守儿童工作。
宿松县作为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宿松县党委政府从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关心民生出发,将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来抓。2010年上半年由政府牵头,联合县妇联、县扶贫办、县教育局、县关工委、团县委等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
调研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国很多机构和部门均非常关注和重视,安徽省更是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但我们感觉都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对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缺乏科学的研究和评估。我县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了能切合实际地探索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各部门经过反复交换意见、研究比较,决定在宿松县河塌初中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探索性研究。
选择河塌初中的原因主要是河塌初中是宿松县唯一的农村市级示范初中,近年来,学校一直在致力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学校被省妇联和全国妇联评为“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有一定的硬、软件基础,同时学校的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就占了51.9%,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典型性。
经过各部门和学校紧张的调研,一次次细致的讨论,大量的前期准备,河塌初中留守儿童之家硬件建设于2010年10月份全部到位,项目建设和实施方案也最终确定。11月6日,学校留守儿童实验班正式开班,相关活动和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河塌初中留守儿童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功能齐全的留守儿童之家。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条件,结合项目实施方案需要,再配备适当的硬件设施,
开设“留守儿童之家五区十室”。 五区为:图书阅览区、科教益智区、亲情联络区、文体活动区、寄宿生活区。十室为: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乒乓球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亲情接待室、电子档案室和留守实验班教室和专用寝室。最大限度地满足开展活动和进行研究的需要。
二、开展多层次的心灵关怀。
免费亲情电话让学生与家长更多的倾诉,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让学生与家长视频交流,更是拓展了亲情交往的形式。由县妇联组建的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具体的“三个一”活动(一次电话、一次见面和一次家访)让活动不流于形式也切合实际。团县委组织的“城乡结对”活动、县关工委组织的多种形式的专家讲座等,力求做到对留守儿童进行多层次的心灵关怀,弥补亲情缺失。
三、组建留守儿童实验班,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为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多方面的努力,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合作,共同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依托他们的资源对项目实施提供更广泛的帮助。经多方研究和协调,结合学校实际,最终确定由中国传媒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校情况和学生动态,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出32名留守儿童组建留守儿童实验班,对这些同学实行全天候管理。在保证学生平常正常学习之余,在周末开展一系列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的活动,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在这一系列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中,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项目老师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力争出具全国首份留守儿童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研究报告,希望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关工委、全国妇联和安徽省人大相关领导在项目策划、调研考察和先进经验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宿松县县委政府、河塌初中当地党委政府和参与项目的各单位均是不遗余力,群策群力,多方交流,反复探讨,力争项目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宿松县委、政府多位领导亲临学校检查指导,2010年11月25日,安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大兴带领市民生工程督查组在河塌初中检查工作时,对学校留守儿童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学校进一步创新思路,努力工作,充分利用与中国传媒大学统计调查研究所的合作,为我市乃至我省的“留守儿童”工作探索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模式。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fd61d87f1922791688e8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