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2024-03-08 04:1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欢迎阅读!
外科疾病,治法,中医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内治法: 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消)、成脓(托)、溃后(补)三个阶段。 初起——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消——清散毒邪,解除阻塞。 成脓——瘀久化热、肉腐成脓——托——托毒透脓,防毒内陷。 溃后——脓毒外泄、正气耗损——补——补益扶正,助其新生。

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广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适用于: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扩散。适用于:外疡中期,热毒已腐肉成脓,但一进不易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分为补托法和透托法。补透法适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透托法适用于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促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毒邪未尽之时,切勿过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内治法的具体应用: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十一法。

解表法——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从汗解。应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分别应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牛蒡解肌汤、银翘散;辛温解表法——荆防败毒散、万灵丹。 通里法: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的目的。分为攻下法和润下法。攻下法——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润肠汤。

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治热毒蕴结的主要法则。运用时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血者当清营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黄连解毒汤;清营凉血——犀解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清骨散。

温通法:用温缀通络、散寒化痰等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治疗寒证的主要法则。运用时分为温经通阳、散寒化痰及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法。温经通阳——阳和汤;温经散寒——独活寄生汤。

祛痰法:用咸寒软坚化痰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分为疏风化痰、清热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疏风化痰——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解郁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养营化痰——香贝养营汤。 理湿法: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社队湿邪的一种治法。湿热两盛,留恋气分,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热下注膀胱,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湿热蕴结肝胆,宜清肝泻火、利湿化浊;风湿袭于肌表,宜除湿祛风。燥湿运脾方——平胃散;清热利湿方——二妙丸、 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除湿祛风方—— 莶丸。

行气法: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流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水肿散坚止痛的目的。常用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

和营法: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肿消痛止的目的。常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坚汤。

内托法:是用透脓和补益的药物,使个税疾病的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证候趋于局限化,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


痛消退的目的。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透托——脓透散;益气补托法——托里消毒饮;温阳托毒法——神功内托散。

补益法: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从而消除各种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分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四法。毅力气——四君子汤;养血——四物汤;气血双补——八珍汤;滋阴——六味地黄丸;温阳——附桂八味丸。 养胃法:用调理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法。分为理脾和胃、和胃化浊、清养胃阴等法。理脾和胃——异功散;和胃化浊——二陈汤;清养胃阴——益胃汤。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治法常用的方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

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部位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所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并利用药物的性能,使其真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酊剂、草药。 膏药:

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或者不煎熬,经捣烂后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而制成的膏药制剂。 适应症:一切外科疾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油膏: 是将药物和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优点:柔软、滑润、板硬粘着不舒感,对于病灶凹陷折缝之外或大面积的溃疡合适。 适用证: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及肛门病。 箍围膏: 石称敷贴药,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消散;毒已结聚者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破溃后余肿未消者,消肿、截其余毒。 适用证: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同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上。石称散剂,现称粉剂。 消散药:

作用: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适应证: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一处者。

提脓祛腐药:

作用:具有提脓祛腐的作用,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适应证: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 腐蚀药与平胬药:

作用:腐蚀药又称追蚀法,具有腐蚀组织的作用,使疮疡不正常的组织得以腐蚀枯落。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收缩。

适应证:肿疡在脓未溃时,或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或溃疡破溃以后疮口太小,引流不畅;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或腐肉不脱等妨碍收口时。 生肌收口药:

作用: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使疮口加速愈合。是处理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d6e67b1711cc7931b716c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