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

2023-03-18 11:2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欢迎阅读!
逃课,对大,看法,现象,学生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

摘要 近些年来,学生逃课已成为大学校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学生逃课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众传媒教育界和学术界成为一大热点话题。目前大多观点认为应加强对学生、教师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以避免逃课现象发生。本文则提出应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变学生逃课为允许正常自修,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区别化对待学生不到课堂的现象。

关键词 大学生;逃课;看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有了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逃课成了大学校园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此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高校中,而且也存在于许多名牌大学中。因此,该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大众传媒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为应对大学生的逃课现象,人们提出了加强对学生、教师进行管理的应对措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笔者认为,要解决日趋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加强管理固然重要,但对大学生的教育及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应只靠硬梆梆的制度约束,而应根据学生逃课的不同原因,区别对待,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一、对学生逃课现象的反思 人们所说的逃课,通常指没有履行请假手续而不上课的行为,即所谓的显性逃课。而现实中,有些人虽然是人在课堂而未学习,形成了隐性逃课。我们将二者均视为逃课行为。

1.显性逃课成因分析

通常人们把学生不正常进入课堂听课的原因归结为3个方面,即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及管理的原因。上述3种原因其实质只有一个——管理制度严格或执行力不够。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心态,不管他有多少逃课的理由,也不管授课教师是否能做到每节课必点名,如果制度严格到逃课需要付出高额代价的程度,估计逃课的人将会大幅减少,毕竟大多数学生希望最终能顺利毕业。如果显性逃课问题解决后演变成隐性逃课,则需进一步探讨解决方式。

2.隐性逃课成因分析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并未听课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如利用课堂时间写作业、看其他无关书籍、玩手机、互相说话、睡觉等。当管理制度不严时,学生的显性逃课表现得较为显著。如果学校加强管理学生在制度的压力下不得不来到课堂,然而,很难想象,靠制度到课堂上来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在此情况下,显性逃课便演变成了隐性逃课。隐性逃课现象,难以靠制度加以解决,必须根据其成因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来。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逃课现象也不例外。从内因来看,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来到大学校园只是为了得一张文凭,60分万岁的思想使其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二是有些同学学习吃力,跟不上进度,听老师讲课如同听天书,自己对所学习内容又无兴趣,于是便有了放弃某门课程学习的念头;三是认为老师所讲授内容过于简单,稍微听课便能得其要领,于是便利用上课时间学习些其他课程的内容。从外因来看,一是教师




授课水平不高,讲课枯燥乏味而且信息量少,或者是讲课缺少激情,照本宣科,思路不清,表达欠佳等,致使学生丧失上课的积极性;二是课堂上整体的学习围不浓,教师又不能积极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造成部分学生随波逐流,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三是课程考试内容较为简单,既使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体现不出认真听课与不认真听课的区别。

二、教——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学生们都能回归课堂,用他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与教师进行互动,是教师们迫切希望的,也是激励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的力量源泉。教师如果能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部分对学习无兴趣的同学引导到课堂上来。但是,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个鲜活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同学,他们学习基础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希望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足每一个同学的需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们提倡因材施教,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能考虑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因材施教只有在个别辅导时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满足每个同学的需要,每一个同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教师都满意就成了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

三、疏——堵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思路

-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面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拓宽人才培养的思路。笔者这里所说的,是指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允许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修,对于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可采取允许其转专业的方式,在满足制度要求的情况下,由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管理者的角度讲,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使教师们尽量把课上得精彩些,能把游离于逃课与到课之间的同学以及隐性逃课的同学吸引到课堂上来,以提高教学效果。是指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通过制度的约束、考核方式的改革等,逼迫其不得不认真对待学习,不得不到课堂上认真听讲。

四、结束语

大学生逃课现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大学生们都能按要求到课并认真听讲,不发生显性逃课及隐性逃课现象,是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希望看到的。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定能使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在进行疏导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方式方法的研究不能使不正常的逃课现象变成正常现象,即避免逃课现象的合法化。笔者相信,只要管理者能用心管理,就能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ab56da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