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语言角度看日本人精神构造的特质》,欢迎阅读!
从语言角度看日本人精神构造的特质
“沉默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从语言角度出发,通过对谚语,和歌,歌曲,古典艺能的分析,探究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的特质,得出日本人的“沉默寡言”现象反映了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出日本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集团主义”思想,独特的语言心理以及思维方式。
标签:语言 精神构造 沉默文化 集团主义
一、日本人的“沉默”
西方有句谚语叫「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意思是“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西方人民崇尚言论自由和自我主张,这句话是为了警戒人们不要忘记“沉默”。日本从古至今一直崇尚“沉默”,视沉默为一种美德和最高的处世之道。从这点来看,日本的“沉默文化”不同于中国和西方。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来论证日本人崇尚沉默的文化特征。
二、日语语言中的“沉默”
1.谚语中的“沉默”
1.1「沈黙は金」——沉默是金
从古至今,日本人一向崇尚沉默。例如「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口は災いの元」(祸从口出)、「言葉大きは品少なし」(言多必失)、「多弁能無し」(话多没本事)等,日本人认为沉默不说也能起到语言的作用,话多反而无益。
日本人讨厌主张自我的人,从「一言居士」「口舌の徒」「舌は禍の根」「無駄口」「お節介」等表示“废话”和“多嘴” 词就可以看出。日本人认为即使是「無口」(沉默寡言)「口不調法」(不善言辞)也并非是可耻之事。例如「不言実行」(抬头苦干,只干不说)「腹芸」(讷于言而敏于行)等都是对少言寡语的赞美之词。
日语谚语中有「実用言語不信」(不相信面子话)「論より証拠」(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法,与其争辩时与人讲道理,不如拿出使人信服的证据。
1.2「察し」——察言观色
日语中有句「話し手上手に聞き手上手」,意思是真正会讲话的人,必须是善于听话的人。日本人在听话时,更注重对方的目光,神情,手势,身体距离等非语言要素。日语中的「察し」(察言观色)「思いやり」(体察,体会)「勘ぐる」(推量)就是这个意思。
2.“三猿”中的“沉默”
日本的日光东照宫中,坐落着著名的“三猿”雕像,分别叫做「見ざる」(不看)「聞かざる」(不听)「言わざる」(不说),英文意义是“see no evil、hear no evil、speak no evil”。这三个名字寓意来自于中国古代《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崇尚的“沉默”文化也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3.歌曲中的“沉默”
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中写道:“好きだと、おたがいに言い出せないまま、分かれてもう五年、あの子はどうしてる、あの故郷へ帰ろかな、帰ろかな”,意思为:“虽然我们两情相悦,但至今仍未吐露真情,故乡啊故乡,何时能回到你怀中。”
相比欧美人脱口而出的“I love you”,日本人更习惯用「いってらしゃい」等日常寒暄语来表达对家人的爱,这种婉转的爱,更能表现出他们独特的“沉默文化”,他们相信彼此可以“以心传心”“心领神会”。夏目漱石认为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能将“I love you”直译为“愛してる”或者“好きだ”,因为这不符合日本的“沉默文化”。
4.和歌中的“沉默”
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中写到:“蜻蛉島、大和の国は 神からと、言挙げせぬ国”,意为:大和国,依神意,扬言为所忌。“葦原の瑞穂の国は、神ながら、言挙げせぬ国”,意为:苇原瑞穗国,神意不妄言。
“心には下ゆく水のわきかへり、いわで思ふぞ、いふにまされる”,意思为:即使心中的思念如开水沸腾一样强烈,也要藏于心中,“想”比“说”更重要。所以,大和民族从古至今就崇尚“沉默”,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尽量少说话或者沉默不语。
5.古典艺能中的“沉默”
在日本的古典艺能中,“沉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语有个词叫“間”,意思是为了留有余韵而在台词,拍子或者动作之间空出的沉默。通过台词和音乐中的短暂沉默、换气或者休止,使得表演内容更加富有张力。可以说,这种微妙的“間”的把握,对于整个表演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間”不仅体现在现代传统艺能中,它还与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密切相关。不能见机行事或者与他人不合拍的人被说成“間抜け”。
6.“省略主语”现象中的“沉默”
日语中的主语经常被省略。这种现象除了受日语自身特点的影响之外,也与
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例如《雪国》中的冒头文:“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主语“火車”就被省略。夏目漱石的《坊ちゃん》的冒头文,整段话竟然没有一个主语。从省略主语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沉默文化。日本人崇尚沉默寡言,他们善于揣测对方的心思,对方已经知道的信息,内容经常省略不说,只把对方不知道的信息传递过去。因此日本人通常不说“我”“你”等人称代词。
三、“沉默文化”的背景
1.集团意识
日本是岛国,在传统的集体农耕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形成了集体主义意识。他们担心“言多必失”,害怕自己破坏集体的和谐,因此安分守己,很少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与此同时,日本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对方的心理,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破坏集团的和谐氛围,他们尽量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日本国语学家大野晋就曾指出:“日本不需要所谓语言之类的东西”。
2.以心伝心
日本人从古至今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的禅宗语言中,有「以心伝心」「不立文字」「拈華微笑」等词。意思是人和人之间不使用语言,也可以达到心领神会。日本人认为大家同属大和民族,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彼此交流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即可达到“以心传心”。
四、小结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谚语词汇,和歌,歌曲,古典艺能等的分析,探究日本人的“沉默文化”,得出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沉默”现象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总之,日语语言是载体,通过语言来认识和把握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特质,更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新日汉词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6
[2]大野晋.日本語の文法を考える.东京:岩波书店
[3]南海,曹捷平.日汉双解 日语应试必携惯用句.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9
[4]舒敏,王秋华.崇尚“沉默”的日语语言文化.科教文汇.2006.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3e7ca3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