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电影《阿凡达》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2023-03-07 14:2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论电影《阿凡达》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欢迎阅读!
阿凡,艺术性,技术性,电影,简论


简论电影《阿凡达》中的技术性与艺术

摘要: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没有电影以及电影产业的诞生。艺术性是电影不同于现实生活的重要特性,电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追求和目标。电影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与综合艺术的结晶,其发展之快,受众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大,都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相比的。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例,着重讨论在故事片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相互关系、两者如何很好地结合以及在这两个要素结合的过程中所传达出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性;艺术;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

在电影产生之前,还没有哪一门艺术科技的联系如此紧密。电影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近期,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阿凡达》又一次创造票房神话,以其高水准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博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喜爱,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继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创造了票房奇迹后,2010年又一次打破了当年创下的骄人票房记录。且不说《阿凡达》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单从技术性这一点而言就足以让很多电影导演心生敬意。当然,除了《阿凡达》强大的3D效果之外,它的艺术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缔造这一切的可能性,科学技术密不可分。



一、电影史上技术的发展

18951228,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从此影像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观赏和创造的技术手段。电影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首先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新艺术的诞生。[1]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技在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第一部公认的有声电影是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出品的电影《爵士歌王》。声音的出现,使得观影者能够真正从视听角度感受电影所带来的魅力。第二次变革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诞生。色彩造型成为了电影艺术又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美国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发展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也为之后的技术飞跃奠定了基础。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没有电影以及电影工业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技术再次突飞猛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逐步介入电影创作。传统电影技术的置换更新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数字生成的图像能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数字化的电影立体录音技术、声音合成技术又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听觉效果。许多优秀影片的成功完全依托于技术的支持。例如第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来自泽米基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还有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以及安迪·卓斯基的《黑客帝国》。这些影片的成功,可以说是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数字化技术进入电影领域,不仅提高了电影的制作效能,而且强化了影片中的特技效果,




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3]

二、《阿凡达》的技术性

《阿凡达》的投资成本约5亿美元,是史上制作花费最多的电影,仅是动画染部分需要的硬盘存储空间就超过1PB(1000TB)即使不考虑RAID空间损耗和备份,仅使用5002TB硬盘搭建这套存储系统,成本就在10万美元以上。《阿凡达》之所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主打3D+IMAX观影效果应该是主因,这种3D效果建立在CG技术的基础上。它的画面拍摄是由40%的真实场景和60%电脑动画生成,拍摄立体画面则使用的是全新3D Fusion Camera系统。《阿凡达》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电影制作”,詹姆斯·卡梅隆说:“2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600个镜头,而且和‘金刚’(King Kong)‘咕噜’(Gollum)不同的是,我们要做的CG角色不止一个,而是几百个,都要有照片般的真实感。而早在14年前,卡梅隆就有拍《阿凡达》的想法,只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而当今,科学技术上新的突破,对《阿凡达》的拍摄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分别在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虚拟摄影棚与协同工作摄影机、面部捕捉设备与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容积等几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更新了以往的技术,保证了《阿凡达》的顺利拍摄。(《阿凡达》拍摄过程中应用的具体技术属于科技范畴,这里着重讨论技术性对影像带来的影响,因此对具体技术不做过多的论述。)



詹姆斯·卡梅隆10年潜心打造的视觉盛宴,力求每一个镜头做到极致。影片一开头在太空舱内,向观众第一次展示了强大的3D效果,杰克在太空舱内处于失重状态,一个景深镜头通过3D眼镜可以清晰、逼真地感受到前景中景以及背景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带来这样视觉快感体验的画面还有丛林里的探险,树精灵在树林中飞舞等等。这种逼真的画面和声音的完美配合对观影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女主角奈特莉骑着飞天神兽营救运输机中的同伴飞行员在空中俯冲翻滚落地并潇洒地举起弓箭瞄准,这样的连贯动作出现在一个长镜头中。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些突兀的造型感和做作的运动方式,卡梅隆和他的特效团队彻底将3D电影带出了肤浅的杂耍和炫技阶段。视觉文化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内核,那就是视觉性,包括看与被看的关系,包括图像或目光与主体位置的关系,还包括观看者、被看者、视觉机器、空间、建制等的权力配置等。[4]在《阿凡达》中,看与被看、图像与主体等的关系可以说表现得出神入化,令观影者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在他之前的作品《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已经见证了技术的奇迹。那些来自银幕的震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与神经,一举获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以及超高的票房收入。而如,《阿凡达》中电影技术性的革新又将我们从家庭影院的私影观影模式中拉回到电影院,让观众又一次在视听与心灵的冲击中刷新了《泰坦尼克号》所创下的票房神话。



早期电影理论家闵斯特伯格在他的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从电影的感知经验入手,分析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虽然他本人着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的有关理论,但这个结论却是早期电影理论家对于电影技术性的探索和诠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吸引他们的首先是《阿凡达》强大的3D效果。3D效果从观影角度说是一种立体的、具有真实感的视觉体验。这种立体效果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216841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