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基础日语教材中中国元素融入问题浅析》,欢迎阅读!
高校基础日语教材中中国元素融入问题浅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重任。培养中国的日语人才,就要培养能用日语讲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外语人。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在高校日语教学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旨在培养具备坚实日语语言基础并熟悉日本习俗文化、历史及现状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迄今为止的日语教学大纲中仅提及需要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项目,并没有涉及中国文化项目。纵观作为承载这一任务的各类日语教材,特别是基础阶段语言学习的精读教材,几乎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语言素材可供输入学习。
一、主流基础日语课程教材的中国元素融入现状 (一)《基础日语综合教程》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支持出版的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材,提倡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在教材中安排了相当多的有助于学生语言输出的课堂活动,例如在第一、第二册中有介绍日本的面积、人口、城市的课堂内容,还有日本大学学习生活的话题展开,介绍日本的饮食文化这些基础内容。除了安排该主题的日本元素输入外,教材中也对应安排了中国文化输出的课堂活动,例如调查中国的交通状况,中国城市之最,中国居民生活三大件等,但由于在该课中只有日本相关内容的词汇出现,学生要想进行中国文化输出则需要自己去收集资料,查找专门用语的说法,而这类词汇在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词典中很难一次性全部查询到,只能通过网络片段式的了解,甚至有些词汇的正确性还有待考查。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人无法独立自主完成的任务,所以该项课堂教学活动几乎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而受教学大纲课程进度等因素的限制,最后这类有关中国文化的输出活动几乎就是被忽略。第二册中第十四课以中国的饮食文化为题,是前两册书中一篇典型的以中国元素为话题展开的内容设计,包括单词、饮食文化的内涵、北京的饮食特色都有具体的展开,在课文段落中还出现了“民以食为天”等谚语,课后会话练习--介绍家常菜,以木须肉、糖醋黄河鲤鱼为例,给出了该菜品需要的食材的日语单词,味道特点也用日文文段写出列在书上。这样能够对学生的模仿性输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第三、四册有贵州大豆饮食习惯调查和厦门鼓浪屿旅游城市调查两篇,以中国元素为背景的同时也较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新编日语》
新版《新编日语》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问世的该系列经典教材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内容,但语法体系及课文内容都保留的原来版本的新教材。该教材重视语言功底的训练,按照语法体系设计安排各类话题的课文,并在每四课安排一个复习单元,参照日语能力考试的要求配套了复习练习。前两册教材中,从标题上看,有《春节》、《日语与中文》两课,话题中出现了饺“饺子”、“上海世博”“拼音四声”这三个词汇。第三册《上海世博》这一课中,围绕万博会展开,涉及万博的宗旨,场馆名称这些内容。《上海迪士尼》这一课介绍了迪士尼内的各种游乐设施以及入园游玩等,标题与中国相关,但实际上并非中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第四册最后两课《中日经济展望》和《徐福东渡之谜》也与第三册情况类似,并没有实质性的中国元素融入在课文中。 (三)《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
该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共四册,目前最新的可供大学零起点学生使用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教材的前两册,设定日语一年级大学生为主人公展开课程内容,主人公与日本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以及在日本的学习生活体验为主题,除了第一册第十课会话文是做饺子,因此涉及了相关的中国元素词汇及表达。并没有其他课次出现中国元素的内容。后两册课文几乎是摘选自日本作家的文集或者是日本国语教材中的原文,因此内容围绕日本的文学、
文化、社会等展开。每课后的知识拓展也是介绍有关日语语言、主要历史人物、风俗习惯等,课后练习的会话环节也是基于此而设定的。 二、导致中国元素缺失现状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三套教材的内容设定可以看出,高校日语教材编写者注意到教材设计要从单纯的日语语言知识体系为主向跨文化交际内容转变。教学设计过程也从以往的一味关注日语语言知识训练向跨文化交流实践转变。但这部分中国元素的设置基本是在对应日本文化介绍时出现在同课的课后活动中,没有输入的素材,且不成体系也不够深入。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日语教学大纲在2000年时的“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到2005年改动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时间并不长,我们的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理解对象国日本文化的素材也是根据大纲要求在实行。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身概念与实际操作中,中国文化用日语来传递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无法做具体规定。另一方面,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基本都是从零起点语音阶段开始学习,在低年级阶段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要素并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比较困难;而高年级段的课程中,基础日语课时的减少,其他日语语言文化文学等课程的开设,也导致中国文化融入基础课程教材需求的降低。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材编写者包括高校日语教师本身,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中国文化词汇的积累也不够。因此,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外语学科建设及外语人才培养,显然还需要加大教材以及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才能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提供教学素材输入。 三、中国元素融入日语教材的对策
根据高校日语专业零起点教学的特点,在低年级段的教材中,结合既往教材给出了跨文化素养类课堂活动却没有词汇出现在课本上的情况,可以分类别归纳词汇,并对这部分内容作出相应考核要求,溯源来看就是在高校日语教学大纲中,对于中国文化内容用对象语也就是日语,能表达到怎样的程度需要有具体的标准。高年级段的基础课程教材中,介绍中国文学、文化、社会风俗的内容应该组织学者撰写复核后导入。优秀中文书籍通过外译项目出版到日本的图书,其中的内容可以作为教材内容加以使用,这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最后,就是日语教师本人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出能讲中国故事的日语学习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创新项目,31512010206 参考文献:
[1]林洪,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潘寿君,基础日语综合教程:2,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张慧芬,基础日语综合教程: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赵华敏,基础日语综合教程: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1,重排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6] 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2,重排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7] 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3,重排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8] 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4,重排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9]贺静彬,于飞,胡小春,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10] 贺静彬,于飞,王猛,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11] 贺静彬,尹贞姬,陈丽,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12] 贺静彬,尹贞姬,祁福鼎,何志勇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13]林洪,从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看当代中国日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4]冷丽敏,教师、课堂、学生与日语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0309b6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