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意象:诗词教学的入口——以《清平乐 村居》教学为例》,欢迎阅读!
意象:诗词教学的入口——以《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
摘 要:统编教材中,诗词比重大大增加。如何紧扣诗词特点,引领学生捕捉意象,并经由意象深入地理解、感悟诗词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具体课例,提出联结生活、溯源比较、因声求气等策略,以探索更理想、更有效的古诗词教学途径。
关键词:意象 古诗词 教学策略
意象是诗词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是由诗人的主观情志(意)与客观事物(象)互感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双重意义的艺术形象。其中,“象”是载体,“意”就 是附着在“象”上的诗人的主观情志。诚如鲁枢元在《文学心理学》中所言:意象分析是解读鉴赏诗作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诗词,得到诗词的享受,意象是一个不错的入口。作为读者,经由意象,我们往往能“见到一种诗的境界”(朱光潜语),随之,与诗人的心灵“猝然遇合”,深度融入诗人创作诗词时的心境与情感,对诗人的审美趣味与理想有真切的感知与体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围绕意象展开教学呢?以下,以《清平乐·村居》为例,谈谈具体策略。
这首词中有很多种物象,如茅檐、小溪、青草、鸡笼、莲蓬;此外,还有一些事象,例如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等。在如此众多的“象”之中,我们应该仔细区分,看哪个才是词人辛弃疾情志的载体。
把握诗词意象,离不开深入的文本细读。细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有一个物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便是“溪”。为什么在一首46个字的词作里,“溪”的出现频率高达三次?有人指出,这首词是围绕着小溪来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的。三个“溪”让整首词结构紧凑,似乎有理。然而,要知道“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刘勰《文心雕龙》)”。作为词作大家的辛弃疾岂能不知?
关于“溪”在这首词里的反复出现,我们大概可以这样推断:“溪”象征着安宁祥和,象征着家园温馨,词人之所以用三个“溪”,正是他一生未曾改变的爱国情怀使然:溪在则家宁,家宁则国安——溪,蕴藏着词人对家国的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溪”正是这首词作的核心意象。
找准了诗词的意象入口,我们的教学如何实施呢? 一、联结生活,打开意象记忆
诗词的核心意象被筛选、被聚焦,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因为这还只是教师研读诗词的一种感觉或认知。这种感觉、认知要转化为学生的感觉、认知,在小学阶段,不能靠“灌输”,不能靠“告诉”,甚至不能靠“传授”。
“溪”这一独特的意象,究竟藏了怎样的秘密?我们不妨先听听学生的真实感觉。 师:同学们,你在溪边玩过吗?那溪水是怎样的?当时的感觉怎么样?
生:我曾在乡下奶奶家那里的小溪玩过,那溪水特别清澈,冰凉冰凉的,我们在里面捉小鱼虾,好开心!
生:我记得我在云南旅游时,在小溪里玩过。那溪水声啊,叮叮咚咚的,特别好听! 师:那次你玩了多久?舍得离开吗?
生:我大概玩了一个多小时,就被爸爸妈妈带走了!好遗憾!
生:有一次,我在森林公园那里看到一条小溪,我们全家打了赤脚,在小溪里慢慢走,特别舒服!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小溪,它总是带给我们宁静、轻松、舒服的感觉。
这样的回答,与笔者执教本课 20 余次所经历的,如出一辙。不需教师做任何引导暗示,为什么就会有这样屡试不爽的效果?
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唐宋诗词里珍藏了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它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把一个离开母体呱呱坠地时只具有自然属性的新生儿,教化成阅历丰富的成年人,养成人们的社会人格,甚至影响着整个人生的全部过程。这种教化力源远流长,影响至深,沁入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之中,无人能够摆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周洪宇《文化是一种力量》)。”例如,在中国,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光是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频次就高达 96 次之多(几乎每三首诗就有一处)。在这些诗里,望月产生了思亲怀乡之情,产生超越永恒之愿,产生了惜离伤别之心……无不包含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一首首诗词,一代代传承,月亮这一意象带给中国人的记忆,就如同烙印一般固定下来。因此,“溪”的意象其实早已种植在学生的深层记忆里了,学生对“溪”的感觉和认知雷同自是必然。
所以,诗词的课堂,我们要有这份勇气与识见,相信文化,相信经典,相信意象传承的力量,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贴近诗词的面颊,让诗词意象直接与学生生活、学生心理相联结。
二、溯源比较,发现意象之秘
学生对于意象的这种感觉,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反映,也是一种不自觉的条件反射。我们的教学还需要将这种不自觉转变为一种规律的发现,并提炼,从而强化他们这种感觉和认知。
溯源,就是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棵参天大树里,找到关于这种意象、这种文化的脉络和根系,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发现的乐趣,也找到一种民族文化记忆的强烈认同感。关于意象“溪”,有许多诗词涉及到,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 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qú)道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通过学生诵读,教师加以简单解释,不同词人不同的心境即可在课堂上蔓延,或悠然宁静,或阳光灿烂,或欢声笑语……总之,都是快乐安详的。而这一切,都与“溪”有关。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有不少诗人在意象运用中有他的偏好,这种偏好可能与时代相关,也可能与诗人的生平、性格、理想相关。因此,这里的“溯源”,还可以作更宽泛的理解,那便是回到个体的诗词作者的创作源头,回到他们更多的作品里去。例如,这一课,我们可以把词人辛弃疾在“溪”这一意象使用的例子 呈现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生查子·独游雨岩》)
原来,在辛氏的笔下,“溪”一直就与一种宁静、喜悦、生机的氛围有关。对“溪”,他是如此一往情深——“一生不负溪山债”(《鹧鸪天·不寐》)。 至此,对于意象“溪”,学生就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直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还原的方法强化这种感觉。孙绍振先生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并且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如此,艺术形象的高明就在这种“还原”与“比较”中水落石出。是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意象选用的妙处,一旦放在比较中就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
例如,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意象“溪”置换为“屋前”“山中”“地上”等不同的词语,让学生感受溪水带给这一家人的滋润、和谐之感;还可以继续置换为“河”的意象,学生则能立刻感觉到虽然同样是与水有关的意象,但二者带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溪”是清浅安宁、静谧祥和的,让人感觉生活的安逸与美好;而“河”则是咆哮壮阔或深不可测的,只会令人激越或不安。
这两次置换其实就是引领学生通过假想,回到诗词创作的情境里,并再次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联结,仔细揣摩作者语言驱遣、意象选用的缘由和妙处。这种方式不事推理,直指心性,诗词意象的奥秘在这种比照中豁然洞开。
三、因声求气,融通意象之境
通过溯源与比较,学生对于核心意象的感受和认知愈来愈明晰、愈来愈深刻了。不过,当我们不断强化核心意象的妙处之后,却不回到诗词整体的艺术意境中,就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终,脱离了意境的意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意象与意境并非原来的实体,而是蕴含其独特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被意象之“实”所囿,而应由“实”入“虚”,透过“实”来感悟“虚”,真正走进诗词深处去。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彭才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d56bce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