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

2023-06-02 15:04: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欢迎阅读!
乔家大院,晋商,探析,文化内涵,古建筑
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

作者:王高英

来源:《文物世界》 2014年第3



王高英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乔家大院古建筑作为晋商文化的一种载体,向人们展现了清末民初山西祁县一带的建筑商业金融、民俗、艺术等社会生活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清代北方民居建筑提供了经典蓝本。

一、乔家大院古建筑

结构充分体现礼制等级特征

乔家大院为砖石木混合结构,主体结构为清代抬梁式构架。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南北纵轴对称布局,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在乔家大院建筑中礼制等级制度有充分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作为建筑等级标志的厅堂主次、台基高低、构架间数、屋顶造型等大的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一些具体构件的有无和具体形制,以及在图案内容、色彩运用等细节方面,建筑中处处体现出官阶的高低、主尊仆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礼制特征。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间”指的是房屋宽度,两根立柱之间的距离为一间,间数即为面阔;“架”指的是房屋进深,架数越多房屋越深,间架数的多少决定着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量。因而,乔家大院的厅堂最多也只有五间五架或六架,为了更显气派,只能增加高度修建二层楼房。

建筑的屋顶同样也有十分严格的等级限制,从等级较高的庑殿、歇山、攒尖、悬山顶到等级较低的硬山顶、平房顶,不同的建筑式样成为不同等级的标志。乔家大院的正院正房多为硬山顶,少数倒座房为卷棚顶,偏院则都是较瓦房低的平房顶。乔家主人通过捐官方式也得到一定的官衔,因而在级别较高的门楼顶上也用了歇山顶式。

建筑中的台基的高度也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礼记》就有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此处的“堂”即指“台基”。据《大清会典》规定,公侯以下,三品以上的房屋台基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的房屋台基准高一尺。乔家祠堂的台基是全院最高级别的台基,台阶之上还设有栏杆;其次是正院门前及正堂前的台基,有较高月台和台阶。而不同的院门前台阶的阶数也各有不同,如偏院正房前只有级别最低的低台基,而偏院门前则根本不设台基。

此外,乔家大院内古建筑的斗栱、门簪、雕刻、彩绘等建筑装饰也有等级限制。院内雕刻的图案以民间吉祥图案为主,龙凤图案很少,即使有也只是变体草龙纹样。建筑物的装饰色彩同样也有一定的规定,乔家大院彩绘多以青、绿为主色,而砖瓦也是青灰色的,总体色调显得深重灰暗。

二、 匾额楹联富涵人文意趣

匾额和楹联也是乔家大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点缀,挂在厅堂楹柱上的称为楹联,悬于门楣之上的称匾额,常与楹联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悬挂于大院筒楼之上“为善最乐”四个篆体大字古朴典雅,一语点明乔家世代乐善好施、富而行仁的思想渊源,让人肃然起敬。“具大神通皆济世,是真法力总回春”联为乔致庸亲笔书写,蕴含着他渴望救众济世的博大胸怀,联语朴实雅致,规格严谨,书风浑厚劲挺,体势开张。

悬于乔家私塾院正门之上的木雕“会芳”匾额,不仅融入主人“见贤思齐”的谦逊态度,且集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身。它采用一块整木料以圆雕手法制为荷叶状,形象逼真,匠心独具,书法精湛;它与古典门楼建筑相辉映,美轮美奂,可谓匾额之精品。

“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是主人乔致庸亲拟的楹联,内蕴睿智,意味隽永,告诫儿孙进取自立,仁厚勤俭,以浓缩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让家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大院中匾联多为木质镶边形制,但也有少数为砖雕镶边的石刻匾额,如宅院大门上有石刻“古风”门额,意境深远,字体优美,用笔潇洒,由有“华北一枝笔”之誉的赵铁山书写,浑厚质朴的字体中悄然流露出主人崇尚古之遗风的情感。

乔家大院内两座“福德祠”照壁两侧也皆有砖雕对联。老院“福德祠”照壁对联:“职司土府神明远,位列中宫德泽长”;东南院照壁对联:“位中央而赞化育,配三才以大生成”,表达出主人纳吉祈福的愿望。大门对面的“百寿图”照壁两旁是左宗棠题赠的篆书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上额书“履和”,由“端详步履由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而来,并暗合乔家“在中堂”之名,道出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守中庸”的传统道德思想,用词巧妙,耐人寻味。

三、 建筑习俗符合传统风水观念

民居作为一个家族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它的方位、 布局、 环境无形中会对人们的行为、性格、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人们建宅时非常重视宅院的布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谐等因素,趋吉避邪,附和风水,逐渐形成一种广泛流传的建筑习俗。古人认为,风水会影响家族兴旺和事业发达。风水观念之于中国古建筑是从古至今相伴而生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风水观念给建筑物的选址和布局方面提供了一些纯自然的方法和依据,风水术也成为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理论。风水观念涉及风向、水流等各个方面,有许多禁忌,而且对时间、方位、地点等都有所讲究。

乔家同样传承有宅求其安的传统观念,有家和乐业的美好愿望,建筑在许多方面体现了风水观念。乔家大院的正门坐西朝东,开于大院的东面偏南的位置,朝阳初起,即受光照,这正符合了“抢阳”的民间风水观念。

古人认为,水源也是一种财源,充分利用水源会财源不断。乔家大院整座古建筑群的总出水口位于甬道尽头的大门旁,为便于排水,大院的中轴线甬道地形自东向西逐渐升高,甬道南北两侧的院落地势也顺次逐级抬高,符合“前低后高,子孙英豪”的风水观念,也迎合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俗语。大院中的雨水经弯弯曲曲的地下水道,从各院门旁的出水口流入甬道,最终这些水流都汇聚甬道,从宅门旁的总出水口流出大门外,有“盘龙水道,水旺财足”之说。

风水观念中门对门意味着口对口,大口会吃小口,会使家庭兄弟不睦,妯娌姑嫂有口角之争。乔家主人也在此下了一番苦心,在大门外正对面建有高大的“百寿图”照壁,北面院门两侧正对南面三个院门都建有“龟背翰锦”影壁。各院大门内对面墙上也多建有影壁,如筒楼院、东南院都有“福德祠”影壁,新院有“省分箴”影壁,“二气生辉”影壁。此外,里外院门为


避免相对,在穿心过厅处,另设有屏门,其作用也类似于照壁和影壁。这些照壁和影壁图案取意吉祥,整体色彩多呈黑色,在阴阳五行中,黑主水,水即财,因而也有祈福纳财之愿。

旧时人们还认为其正门或者外墙对准桥梁、巷口等地方,也会受到气冲,常在墙上嵌立一块长方形石碑,上面刻“一善”或“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镇魔祛邪。乔家大院的大门以北,向东有条小巷,正对巷口的院墙处建有一座石雕照壁。顶部建有出檐,以灰瓦覆顶,脊兽、猫头滴水齐全。掩壁正中镶嵌着刻有“泰山石敢当”大字的石雕,上部精工雕刻着虎头, 下部是莲花宝座浮雕,古朴大方,美观庄严。

乔家大院古建筑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是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之作。其璀璨的建筑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其建筑整体的营造思想到局部的装饰题材,皆蕴涵着广博而深远的意义,乔家大院以其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向世人展示着其永恒的魅力。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d03774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