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垃圾分类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欢迎阅读!
以垃圾分类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作者:李凤颖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第20期
李凤颖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示、批示。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公民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生态环保的重要一环,抓好此项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垃圾分类教育 学生 生态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143-01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是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国家级的环境教育基地,2013年被评为首批广州市学校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多年来坚持对来校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等,在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不断实践,时刻注意通过多方位、多角度来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一、注重思想动员,做好学生垃圾分类顶层教育
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在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发展规划中体现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理念,更在学生分类效果、与教学结合等方面进行实地指导,渗透有关内容。校领导时刻关注学生垃圾分类情况,在校长讲话、学农总结等时间,对不同学校学生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优点、问题等进行点评,从爱护地球家园、生态环保素养等角度倡议学生持之以恒做好垃圾分类,同时带领家人参与其中。通过学校领导的顶层教育,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得到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得到巩固。
二、加强垃圾分类教育,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1.做好基础培训,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要求
由于我校没有固定学生,学生初来乍到,对我校环境设施、垃圾分类要求等不清楚,故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课件,在每周第一天晚上的内务课中对全体来校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学生能够强化垃圾分类的意义、掌握我校分类的标准和要求、清楚分类设施设备的位置等。通过培训,为学生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做好基础工作。
2.课程中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强化垃圾分类意识
除了专项培训外,在课程教学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在课前动员、课堂组织、课后总结中渗透垃圾分类内容,落实垃圾分类行动,强化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例如:
在开展环境整理课、野炊课、施肥课等过程中,渗透垃圾分类理念,学生通过课程能够身临其境,更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好处、意义等。
3.落实校园垃圾减量,渗透生态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的一大原则就是减量化。我校倡议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减少购买过度包装食品,学生就餐中提倡光盘行动等。在学校生产生活管理中,也处处体现“垃圾减量”的理念和行动,提倡物尽其用,循环再利用。例如园艺绿化修剪等产生的树干树枝用作学生的野炊课燃料;校园保洁清理的树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植物垃圾用于堆肥;人畜产生的农家肥作为我校学生学农实践活动《农作物施肥》课程专用的有机肥;鱼塘里挖出来的塘泥用于肥田、种花;我校专门设置了“废旧织物”回收点,将回收的织物捐给某公益机构,由公益机构将其进行资源再利用。这些“垃圾减量、循环再利用”的理念,通过课程、参观交流等向来校学生进行展示,很好的提升了学生垃圾减量理念,生态环保素养。
4.以研学促发展,强化垃圾分类意识渗透
近年来我校主要开展了“厨余垃圾的处理之蚯蚓堆肥”、“环保酵素制作”、“枯枝落叶堆肥”、“校园垃圾分类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通过研究性学习拓宽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研学过程中注意应用STEM理念,更好的确保研究性学习质量。
三、生活中紧抓垃圾分类,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
学生除了在课程中进行垃圾分类有关知识学习,在住宿、就餐过程中亲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由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的教师对学生分类情况进行评分。校领导了解学生垃圾分类存在的情况,在总结讲话时对学生一周垃圾分类情况做点评,向全体师生发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倡议,强化垃圾分类教育活动的效果,实现学生垃圾分类“知、情、意、行”的统一。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点评跟进,促进了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环境氛围,让生态环保意识融入学生生活
为了让进入校内的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无声的环境教育,学校创设了许多环境教育景观。如:在学生宿舍楼下设置用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垃圾车,将车用油漆刷成垃圾分类专用颜色,配以生动活泼的分类提示;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的每个楼层都有节约用水用电的宣传提示;走廊里随处可见环保宣传画,成为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专门设计20m2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学生制作有关垃圾分类的黑板报、手抄报,更好的展示垃圾分类知识。利用教学场馆、设施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例如:科普长廊的“低碳生活”板块;科普楼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绿色家园”场馆,除了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演示,更有生动的视频、污水处理演示等。在其他教学场所和种植园地设置垃圾分类的指示牌,例如野炊场、种植园地指示牌;化粪池附近关于“有机肥”的介绍;这些环境设施设置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垃圾分类的行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进行引领,教师在学习中进行引导,加上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教育氛围,再结合亲身实践,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得到巩固,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了强化。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综合实践基地垃圾分类链式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23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bc6bbf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