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地

2022-10-05 10:58: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地》,欢迎阅读!
起源地,重阳节,关于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地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地

苏东坡《丙子重九》诗: 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 这个 重九 指的就是重阳节。根据历史上的风俗习惯,重阳节都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西周初年,人们就认为 数,《周易》即以阳爻为九。后来,人们认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故称重阳。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里曾说: 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重阳成为节日,始于东汉时期。南朝的吴均《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 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全家登上上岗。傍晚归家,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即离开家庭,去到高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惯,并形成了节日。桓景避难所登的山冈,即今XX县城所在的芦岗。西汉时期, 汉高祖四年 XX县置汝南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即今上蔡。从春秋至汉代,桓氏一直是上蔡声势显赫的家族。《盐铁论》的《大伦》篇有: 孔子适蔡,桓魑害之。 即今XX县。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多皆伴行,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随从,并有武装保卫。桓魑能够组织一定的人力对孔子进攻,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与桓氏家族之强。古代,人们由于血缘关系及生活环境限制,一个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如:陈留,为蔡氏家族所居地,东汉时有蔡邕、蔡文姬。桓魑这个家族之汉代,有桓宽。桓宽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学者,博通经典,善属文,《盐铁论》即是

1 3


他写出的;汉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从桓宽的官职、学识,说明上蔡桓氏仍是个显赫的家族。东汉时期的桓景,当是这个桓氏家族的成员。桓景登的山冈,春秋时名冈山。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97米,上土下石,今名芦岗。上蔡境内唯此岗最高,登上岗陵,可以了望四野。桓景所登之地,应即此岗。伴随历史进展,重阳节迅速传遍全国,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谓: 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又云茱萸会。到了唐代,诗人并以此为题写了很多诗篇。如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本是香气浓烈的植物,桓景用茱萸装进绛袋佩戴,原是为了袪邪避灾。到了唐代,已经变为插在头上的装饰品了。

附送:

关于重阳节诗句大全,重阳节诗词精选



关于重阳节诗句大全,重阳节诗词精选

本期重阳节栏目,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重阳节诗句大全。重阳节的到来,让人们对父母寄去了祝福,守护在老人们身边。朋友们,你们对重阳节诗句大全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

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3


6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8、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1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1 1、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1 2、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1 3、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1 4、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1 5、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1 6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1 7、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1 8、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1

9、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2

1、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2

2、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我小评:以上就是重阳节诗句大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不妨关注公文易站吧。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af362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