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欢迎阅读!
[导读]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所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创新形态演变进一步推动产业形态、政府形态、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演变。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
Two Genes of Smart City: New Generation of ICT and Innovation 2.0
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
2012年12月6日,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年度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会议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由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主办的,来自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信息通信业专业人士出席了该次盛会。智慧城市是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重点关注的领域,“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圆桌讨论得到与会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与会代表围绕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所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创新形态演变进一步推动的产业形态、政府形态、社会形态演变,以及给智慧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 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信息装备中心主任宋刚博士在“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与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中,从三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社会脉络出发,对创新形态转变带来的产业形态、政府形态、城市形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也需要微博、维基等社会工具的应用,更需要Living Lab等用户参与的方法论及实践来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同时他结合北京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建设对创新2.0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北京城管物联网平台是北京市第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2012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在十一国庆环境保障和扫雪铲冰应急指挥以及党的十八大环境秩序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整合固定点位视频监控、车载GPS、车载视频监控、工地噪音监控、数字集群、执法城管通等感知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常量体系的智能分析和三色态势预警;建设完成了北京城管新一代指挥中心,并初步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云到端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实现了“市民城管通”和“执法城管通”的端到端互动;基于创新2.0的
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还获得了亚太地区政府现代化大奖“未来政府奖”授予的“技术领导奖”,成为第五个获得该奖的亚洲地区政府机构。基于安卓和苹果iOS的“我爱北京”市民城管通将城管地图公共服务直接延伸到了市民掌端,市民可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下载移动应用,直接参与举报、咨询、建议和挑错,体验“我的城市 我做主”的快意感觉。“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旨在汇聚群众智慧共同管理城市,是国内第一个政务维基系统,市民可通过这个政务维基分享城市管理知识、提交相关提案,并直接参与政府文件的发起、起草、修改过程。
依托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正在推进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模式、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和“巡查即监察、巡查即录入”的工作模式,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与市民的互动、与社会的协同,提升快速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和应急管理的能力,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实现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跨越。北京智慧城管建设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实践也成为接下来圆桌会议中专家们讨论的热点。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圆桌会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主持,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信息装备中心主任宋刚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童云海教授、国脉互联董事长、浙大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教授、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丁爱民副总经理和中星维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曹捷总经理参加了讨论。
孟庆国教授在主持中强调,创新2.0不仅推动了政府2.0、企业2.0等政府管理、产业运行的新形态,也在更深刻的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机遇,而社会管理创新也正是要在社会管理领域实现从创新1.0向创新2.0模式的转变。他对北京城管基于创新2.0的智慧城管探索进行了肯定,认为北京的智慧城管建设是一个很好的社会管理创新案例,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创新。
杨冰之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用户在整个生产服务体系中的位置,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强化群众满意的目标、强化社会需求的导向,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融合中,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切入准确定位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在技术应用,更在于理念高低。
童云海教授认为,北京城管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模式和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是对智慧城市管理的创新探索,他提出要通过数据驱动的社会需求挖掘使得政府服务更加贴近百姓需求,并强调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通过沟通互动、协同创新、市民参与,让从政府自身出发的管理过程变为从服务对象、市民出发的服务设计和提供过程。
丁爱民副总经理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基于虚拟网络的泛在接入、基于密文传输的多屏融合以及基于语音和触摸的人屏互动,并强调要提供贴心、便捷、物美价廉的服务。
曹捷总经理在发言中认为,数据互联、共享、开发和协同十分重要,提出要实现数据驱动智慧城市。 宋刚博士在讨论中指出,智慧中的“智”是技术、“慧”是人,要注重“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做到“集大成、成智慧”,注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的参与,做到城市管理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北京城管正依托基于物联网和创新2.0的智慧城管建设积极探索创新2.0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 孟庆国教授在总结圆桌讨论时强调,泛在不仅仅是指网络、技术方面的泛在,更是指创新和服务的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主持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圆桌会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2e909ddd3383c4bb4cd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