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2022-08-08 12:18: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欢迎阅读!
园田,其一,居》
归园田居 (其一)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之下,学生自主鉴赏《归园田居》,并学会初步鉴赏诗歌的方法。

2、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把握形象,欣赏诗歌结构美、画面美。

3、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4、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

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教学难点

1 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 学会初步鉴赏诗歌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设想】

1、通过知人论世、温故知新、复习所学诗词文的办法,了解陶渊明,把握其精神内涵。 2、通过学生讨论、想象、画面展示的办法展现陶渊明笔下的美丽田园风光图。

3、拟打算通过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赏析技巧来达到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学习任务。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4、结合新课标理念: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 二、知人论世——走进陶渊明

1)其人——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隐逸诗人。

2)其事——陶渊明年幼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3)其文——他的诗歌流传至今的有125首,其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三、温故知新,填写诗句: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 四、走进文本,解读诗歌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疏通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读题目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3品诗歌)以字为核心解读诗歌。(合作探究)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4)解析:

a、从何而归? 官场(尘网樊笼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比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b、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性) c、归向何处?(田园)

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选择归隐田园。 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狗吠、鸡鸣 (声音) 榆柳、桃李 (色彩)

小结: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手法: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在诗歌中,描是指不用华丽的辞藻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用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文字,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复习《湖心亭赏雪》,掌握白描手法。 d、归去(感觉)如何

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归隐后的情感的诗句和词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宁静、自由、闲适、喜悦 5剖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之情。 6技巧 a、白描的手法。(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 b、情景交融。

八句景物描写,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c比喻生动形象。(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d、语言朴素自然。

7总结并背诵默写诗歌 五、品味鉴赏

选择本诗中一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加以简要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写成优美的文字


鉴赏实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赏析:榆柳”“桃李,为田园画面增添色彩;配上”“两个动词,顿觉榆柳”“桃李意绵绵,别有深致。显得清新喜人,恬静幽美。

散文:草屋前后,榆柳在和风中摇动枝条,自得其乐;桃李在艳阳下自由开放,轻松自如。榆柳和桃李,灰色、翠绿,夹有粉红与雪白,相映成趣,姗姗可爱 六、他山之石

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七、各抒己见

你能从陶渊明的身上得到怎样的生活启示?(不少于150字)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为何而归—————个性、思想 (超俗不羁)

归向何处—————乡间、田园 (闲适愉悦的心境) 归去如何—————愉悦、欣喜

(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白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ee8915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