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云课堂”教学模式思考》,欢迎阅读!
“云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一、“云课堂”概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云课堂”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云课堂”这一概念源于互联网的云技术、云存储、云管理等概念。“云”是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课堂”,即以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为后盾,将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和学习网络有效整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的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国外已有国家走在前列,在国内也有部分学校试行起来,比如深圳南山区的后海小学、上海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等。这些学校已经成功打造“云校园”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师生自由学习无边界。状元小学的“云课堂”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云课堂”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使用ipad客户端助学,比如获取互联网资源、与教师传输信息、记录学习进度等;教师使用ipad主机或iphone进行资源和信息的传递,比如影音播放、课件传送、作业收集与批改等。从教的角度,借助信息技术,老师将课程资源变得形象生动,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上,老师授予方法后,学生可自行借助互联网进行自学,同时借助学习软件,老师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进度,课堂变得更便捷、更高效,老师变得省力也更省心。从学的角度,课堂变得更有趣,利用网络资源助学、SNS社区的参与,如师生参与、生生参与、家校联合,既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自学能力,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云课堂”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互动、开放、个性化”。“云课堂”的实施,需要软件和硬件条件的支撑。硬件主要指学校硬件的投入和家庭的支持,比如app客户端,教学软件,校园wifi的构建等。软件则是教师队伍教学思想的革新。
二、课例
状元小学的丁历黎老师执教的《湖》一课让我们对“云课堂”有了直观的体验,其教学流程如下:
1、生字教学
丁老师先出示啄木鸟图片,让学生猜出生字“啄”。出示“啄”字字源,结合字源进行解释。接着出示“圈”,让学生利用ipad查字源网,找出其字源,让学生根据字形,试着解释“圈”的意思。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学生在书本上书写。学生写好后,利用手中的ipad拍照上传,老师利用手中的ipad学习软件,及时了解班级作业的提交情况。老师选择个别学生的作业展示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点评。(评议:这一环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很快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运
用到今后生字的自学中。老师及时了解学习进度,当堂批改,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课文教学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课文朗读flash,让学生自选最喜欢的词句,并让学生说明理由。(评议:这一环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填空,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老师出示柳树图片,学生进行填空,让学生理解比喻这一写话的写法,同时积累形容词。
每个学生上传一张自己拍的春景图片,进行写话,上传老师,老师选择部分写话发QQ空间,让其他老师、家长、学生进行评价。(评议:这一行为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习延伸到生活,生活和学习相互渗透,正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当场运用,利用QQ空间这一工具,让参与课堂的范围大大扩大,学生也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云课堂”的思考
1、“云课堂”必须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特别是初期。初期关注教学形式的转变,在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传达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不能忽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态度。在本堂课中,老师重在展示“云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文本的解读明显比较薄弱。作为一篇写景美文,老师没有花较多时间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背后的意境美。语文课堂中,如何利用形式硬化的信息技术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握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这一学科特有的温度,也是值得思考的。
2、分层教学必须体现。前面提及,“个性化”是“云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确切地说任何课堂都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针对学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云课堂”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老师过多关注课堂步调和课堂形式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的学力差异。
3、“云课堂”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变得省心省力的同时,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互联网这样一个庞大的资源海洋,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自由地畅游其中、答疑解惑,在学生心目中,原先老师这一知识的权威地位也会受到挑战。学无止境,谦逊、包容是教师应有的胸怀。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更是倍感压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另外,“云课堂”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堂嗅觉、思维反应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是疑难问题,通过培训学习,教师在“云课堂”中是可以游刃有余的。
4、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欣喜,也给学生学习带来负面效应,这给课堂调控和学校管理带来了挑战。比如学生的学习会不自觉地依赖于网络,会不会抹杀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c6a5bf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