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性格问题的探讨

2022-12-26 19:25: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问题的探讨》,欢迎阅读!
留守儿,探讨,性格,农村,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性格问题的探讨

摘要】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教育、安全问题都越来越尖锐,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在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分别做出对策,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性格问题?教育问题?应对措施

性格问题是问题行为的一种,一般指具有一种类似神经质特征的退缩行为,如羞怯、紧张、孤僻、任性、自控能力差等。这类问题在学校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有些方面的问题是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集体和他人的干扰不明显,常被人们所忽视。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性格问题的主要表现

1、掩饰。即儿童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这种解释似乎很符合逻辑,但并不能说明真实原因。这主要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受父辈保守观念影响较深,为了自尊,常常会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不暴露自己的情绪。

2、羞怯。农村留守儿童胆小、腼腆,常常不敢在集体中发言、朗读、表演。遇到出头露面的事情,常以不合适的理由推脱,而心里却很有信心,甚至认为如果自己去做,一定能做好。

3、顺从。农村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较差,常常把自己的思想隐藏起来,老师和家长还片面认为这是守纪律、听话的表现。原因是孩子们养成了对成人的依懒性、顺从性较强,遇事往往无所适从。

4、孤僻。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由于自卑感很强,易导致神经过敏,这就是本来胆小的留守儿童常常拒绝与他人合作。 二、性格问题的主要危害

因为缺少父母的监护和培育,多是祖辈照顾的儿童,对儿童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这些孩子营养方面严重不足,身体健康与成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2教育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占70%左右的孩子是由祖辈或亲友临时监护,其中祖辈监护人因为年纪大、文化素质低等原因,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监护人年纪大,身体不好,而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学习上不能及时帮助和辅导留守儿童,加之监护人与儿童的思想观念差异大,沟通障碍极为明显,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任性、蛮横、叛逆以及自私等恶劣性格,加之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在情感方面严重缺失,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3、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长期分离,缺少情感的交流与联系,从而导致了儿童的亲情缺失、在情感和心理关怀方面严重缺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倾述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他们自闭,不愿意接触外界,对于情感反


应冷漠,养成了孤僻的行为,在性格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4、道德行为问题。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不足,特别是道德方面的缺失,使得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存在着行为偏差。就当前社会现状来看,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违法违纪现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5、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监护人员缺乏防范意识,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甚至受到不法分子的伤害。在留守儿童中,甚至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受到同学和邻居的欺负等现象。 三、性格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2社会发展方面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呈现大规模流动,而且数据与日俱增,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的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离家外出打工,没有办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培育抚养。主要原因还是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子女免费或者低收费入学考试制度等。高昂的学费、升学考试、教材选用等问题,直接推动催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 3、家庭认识方面

在家庭方面,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两者之间,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离开家乡到城市里打工,以此希望改善生活,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两者冲突之下,他们选择了前者,使得儿童不能够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家长长期在外忙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对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关注较少。即便关注孩子们的学习也多局限于作业的完成状况,家庭教育基本上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儿童处于身心迅速成长的阶段,但是家庭却不能够为他们在精神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4、学校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不完整,而学校课程的设置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并不相适应,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解答他们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因为教学理念、教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少心理课程,不能够及时帮助和疏导儿童的心理教育。从而学校教育来说,不能通过老师和班集体对留守儿童进行亲子关系的弥补,在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健康成长方面相对薄弱。

【参考文献】:

周林,青永红等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

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 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建芳《谁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abd856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f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