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说课稿

2023-02-01 01:07: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秦论说课稿》,欢迎阅读!
论说
《过秦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板书:《过秦论》、贾谊),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过秦论》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七课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 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 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 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 学作品,提高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 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 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 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 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 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 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 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 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过程:

《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讨论绘制结构图示。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进行讨论) 同学们刚才都分析的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 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1 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 文章的疏通:

大家知道,在学习文言文时都会有拦路虎——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由于它们和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不一样,阻碍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下面我将和大家共同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法:通过逐字逐句的串讲翻译课文,结合启发性提问,互相讨论(让同学们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教学方法来学习文言词句知识。 (四) 熟读课文,讨论绘制结构图示,为下一课时埋下伏笔。 (五)作业布置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以上,我从教材、重难点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8cd2313968011ca30091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