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100字》,欢迎阅读!
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100字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正对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产生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也冲击着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必须作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工作。 毕业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网络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无与伦比的信息量,给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网络促进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建立,使大学生与社会互动的范围扩大、互动主体性增强,互动互助性增强。面对网络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思忖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使他们形成全新的家庭观、工作观。网络使大学生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实现转化,即从社会教化向自我社会化转化。网络中大学生的自主性、自我选择能力增强,使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力度。大家起点的一致性、机遇的均等性,减少了创业的不平等性和进入障碍,给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新领域,圆了部分学生白手起家的梦,使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 网络的浩瀚信息在给大学生打开知识世界的窗口、带来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误导,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提高了受众的地位,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同时也造成了传播权的滥用。网络实现了传播的绝对自由和民主,弱化了政府的管理和领导的监督。这样就使大学生社会中面临意识形态的西化冲击、民族认同感的冲击、行为取向方面的冲击。在网络特殊的人机互动的情境下,部分大学生由于先天社会化不足,自我约束力下降,从而出现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造成人际互动的片面化、人际互动受阻、互动隔离等出现。研究表明,虚拟社会化条件下由于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断裂而造成的大学生会角色认同危机,具体表现在文化冲突、更深意义上的代沟、内在的疏离感和孤独感等方面。虚拟社会中的沉迷会使他们出现人格的异化,成为现实社会的封闭者、逃避者和异化的人、病态的人。
网络发展引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变迁,给他们政治社会化带来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因此,必须作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工作。
首先,引导大学生提高政治信息的鉴别力,有效地进行政治学习。互联网政治信息的泛滥、多元和良莠不齐的传播给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政治信息的接触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选择政治信息。政府、学校和家庭要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门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积极主动地接触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的政治常识和理论、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和阅历的政治新闻和消息、有助于增强政治角色定位和政治参与行为能力的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知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政治信息接收能力的实际状况、自身政治知识系统的完善情况、对未来政治角色的定位情况等因素来进行理性的选择,而不是盲从、随大流或随心所欲地根据政治信息的视党可观性和可接受程度来进行选择。
其次,引导大学生政治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多样性、复杂性,极大地冲击着政治判断能力和思
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早期政治社会化阶段形成的政治信念及行为取向。因此,要促使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充分吸收和接纳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信念,进一步认同和强化先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念,避免因价值判断标准的混淆和改变而造成政治心理的不适。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在政治角色的期待上存在着矛盾性,不能正视自己所处的边际化的政治地位,产生高于社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的政治欲望,同时他们是放松对自己的政治要求,放弃未来要承担的政治角色任务。第三、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政治参与。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提高互联网政治行为的道德自律。道德作为治理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网络环境中同样不能缺少。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从内部规范他们的行为变得十分必婴。这就婴加强对大学生的网上政治道德教育,形成对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科学的政治价值观、网络观。自觉抵制不良网上政治行为,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去磨练政治技能,提高政治经验.锻炼政治思维。 本课题获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计划(SZ06815) 唐山学院
( 雨露) 参考文献:
[1] 刘维.论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与应对措施[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144-145.
[2] 田霞.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2:59-6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89e63d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