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影片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影片分析
作者:孙珊 代晨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
摘 要: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是迪士尼推出的第36部经典动画,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本文将以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实例,详尽分析中西方文化和精神在影片中的融合以及产生真实幻觉的各种手段和途径,从而揭开迪斯尼的造梦之法。作为影视作品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听语言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这些方法需要后天习得,但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符合人们的视听思维习惯,符合人们的生活感知经验,只有这样,观众才容易产生认同感。制作者要对各种方法正本清源,理清脉络,创作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关键词:中式风味;西方文化;二维;影视结构;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33-01 一、中西文化的融合 (一)中式风味的保留
由好莱坞执导的《花木兰》并没有将其改编的面目全非,花木兰也并非摇身而变成西式美女,改编后的电影无论是思想主题、情节结构,还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都能较好的忠实于原著,体现出原著的精神风貌,在花木兰身上,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与伦理意识的精髓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如忠义、孝道还有对祖先的崇拜情结也被展露无余,为了渲染一种东方的神秘色彩,影片中仍保留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的属于东方的东西。 (二)西式文化的渗透
动画片《花木兰》毕竟出自美国人之手,影片虽然仍保留了中国化的情境和神韵,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其中,如女权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美式幽默,美国式的细节也给《花木兰》平添了不少异国情调,从《木兰诗》到动画片《花木兰》,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美国文化气息。 二、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三、《花木兰》剧情结构 全剧可分为四个情节段:
(一)匈奴从长城入侵——木兰拿走父亲的物品,骑上战马离开家门。 (二)从祠堂里祖宗们讨论木兰的出走开始——木兰和新兵一起上战场。
(三)从看见被战争毁弃的村庄——木兰女性的身份被识破,被抛弃在冰天雪地里。 (四)从匈奴单于在雪地里的复活——木兰一家的团聚。 四、二维和三维技术
本片为二维动画片,但部分地方也使用了三维或仿三维技术,用以增加画面深度、写实性和立体感,如开始的三维长城、部分三维烟雾图层的导入等。 五、镜头技巧
镜头的剪接长度控制,是制造气氛、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木兰抱着最后一枚炮弹去炸雪山时,采用了越来越短的剪接手法,以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气氛。相反,在高潮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延长镜头时间,以调动观众期待情绪,如雪山被炮打中的延长镜头,单于挥剑砍向木兰时的停顿。 六、影调色调
影调和色调的设计非常讲究,不同情节段落有自己的成套色系,且相互间协调统一,共同衬托主题。如开始用于家乡场景象征木兰性格的明艳色调,结尾象征胜利团员的高调,雪山中象征战争的灰白青冷色系,皇城中象征威严与危险的暗红色系等。又如在看到被烧毁的军营时,利用从高调到低调的突然转变,加重突然面临危险的戏剧效果。 七、音乐音效
本片的音效和音乐设计非常精致,无论用于抒发思想的歌曲——部分同时起场景过渡作用,还是衬托情节的音乐,以及各种音效的使用都极具匠心。如马匹在雪崩中冲突一节,因实际雪地中的音效必然不够响亮,难以衬托紧张情节,片中就在每一次马匹冲落的时候加入磬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打击声,效果完美。又如木兰和军队离开烧毁营寨进入雪山一节,用主调高亢的音乐预示隐藏的危险。 八、结语
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制作共同打造的结果。目前有些人认为某些国产动画片的差距,仅仅在于故事的问题,或是制作技术的不足。我个人认为缺乏大规模、全方位的影片设计,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l]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2]李晓庆.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1de7f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