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渔歌子 (2)》,欢迎阅读!
《渔歌子》教学设计
赵大同
教材分析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光水色,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
词中前两句写自然景色,后两句写景中之人──渔父,而这个渔父本身又是风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与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雨垂钓图”。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本课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学式样,对于词的结构、特点不太了解,所以学习时可能觉得比较新鲜,学习兴趣较大。而本首词语句平白,字面意思好理解,学生可能对词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深,需要教师点拨。 学习目标
1.知识点:学会“塞”、“笠”、“蓑”三个生字,并理解词的意思。 2.情感目标:通过对江南美景描写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3.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三学段(5 ~ 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词,讲说大意,欣赏意境,畅谈想象,练习诵读;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教学。 教具准备
教师提前自备彩色放大挂图一幅,以便利学生欣赏诗词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过程( 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前几课中,我们领略了江南的燕子春景图,欣赏了阿里山的云雾和苏杭的美景。今天,让我们与古人一起去西塞山前看一看。 二、介绍作者,自学词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渔歌子》。
2.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哪位同学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一下? 3.自己把这首词读一读,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全班交流:
1.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老师来检查一下。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当一回老师,给大家讲解这首词。
2.他讲了词的意思,谁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问?(生生、师生互问互答,全员参与)
3.小老师讲完了,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请几位同学再把词读一读,说一说词意。
四、欣赏意境,展开想象:
1.这首词写到的景物有哪些?(山、鹭、花、水、鱼、衣、风、雨、笠、人) 2.老师把这些景物收入在了一幅画图,请你看图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小组间说一说。
3.全班交流。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想象讲出来。 五、教师点拨:
1.还可以把这些景物适当组合,如人物的行为、动作,可以不按原文顺序说。又如结尾写“斜风细雨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 呢?可以想一下原因。 2.这是一幅“垂钓图”,白色的鹭鸟在山前展翅飞翔,红色的桃花点缀在丛林之中,色彩本来是十分鲜明亮丽的,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显得有几分迷迷蒙蒙。同《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相比,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韵致、感情呢?(平和、无大喜大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感情)
六、练习朗读:
1.请你带着这种感情,想象着画面,练习朗读这首词。 2.指名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c5e5ea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