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欢迎阅读!
第二章 教育、学校与学制 影响教育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6.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
1.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已成;文化史教育资料的来源,制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第一章 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经出现。 约着教育资料的发展;文化作为所以学生既要有比较完善的基本1.教育: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2.正式学校的产生 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又要充分发展其所长,形以教育学为形式,有目的的影响时间:奴隶社会 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文化选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条件:⑴经济基础:社会生产水择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狭平的提高。⑵文化基础:文字的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出现。⑶政治基础:统治阶级巩交流与融合。(2008) 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固政权的需要。 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3.学校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2008) 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古代学校和现代学校。 别差异性。 2.教师的德性:善心;责任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6.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公正。 2.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明古代学校特点:学校教育的内容用: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提供3.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识知识(当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逐渐丰富,学校教育有明显的阶个体发展的动力;唤醒个体发展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的教育场所。 级性。 的意识,挖掘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科)+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3.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通过研现代学校特点:⑴普及义务教育性。 4.教师的能力结构:一般能力(观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实施和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7.素质可分为三类:先天的自然察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提立。⑵学校教育内容极大的丰富。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特殊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⑶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到质、后天的社会素质。 能力(教学实践及教育研究等方门学科。(2006) 逐步结合。⑷摒弃呆读死记的教8.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面的能力)。
4.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问题、育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生理前提,进而也为教育提供了5.教师的职责和角色:⑴教师是教育现象。 开拓创新精神。⑸成人教育迅速可能性。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5.《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发展,创痛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9.成熟以及所导致的年龄阶段特引导者。⑵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一部教育著作。 育发展。⑹学校教育手段日趋现征也对教育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人的促进者。⑶教师是学习者和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代化。 格赛尔的爬楼梯实验和皮亚杰的研究者。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4.学制:广义上指国民教育制度。认知建构理论说明了这个问题。 6.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多样独立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制度。(2007真第四章 教育目的 性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大教学论》的出版。夸美纽斯题)5.学制建立依据:⑴社会生1.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生是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创造性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6.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状况和制约。⑵社会政治经济制设想或规定。(2004) 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度的制约。⑶人口状况⑷青少年2.教育目的的构成:人的身心素(2007) 《论语》、《孟子》);“五经”(诗、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⑸吸取原质(核心部分),人的社会价值。 7.中学生的基本特征:身心状态书、礼、易、春秋) 有制度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3.教学目标:认知、情感、动作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7.教育学的四个派别:实验教育学制的经验。 技能。 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 学(拉伊、梅伊曼),文化教育学6.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前4.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社会历8.现代新型师生关系:⑴教学上(狄尔泰、斯普朗哥),实用教育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受教育者身的授受关系。⑵人格上的平等关学(杜威、克伯屈),批判教育学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心发展的规律、本名族的历史文系。⑶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阿人教育、师范教育等几个部分。化传统。 系。 普尔、吉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007真题) 5.教育目的确定的理论观点:人9.如何解决师生冲突:⑴建立积(克鲁普斯卡亚、凯洛夫、杨贤7.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趋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极的冲突观。⑵全面评价冲突所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 势: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他体系,育目的观(我国:马克思主义关产生的影响。⑶采取有效策略解8.教师的专业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普通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决师生冲突。(托马斯提出五种处专业结合的“双专业”。 教育和职业教育想着综合统一的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理人际冲突的策略:回避策略、9.接受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劳动者和建设者、要求全面发展、强制策略、可知策略、合作策略凸现教师专业化,这是区别于只及化。 具有独特个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和妥协策略。) 受过普通教育的外行的重要标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和个人的发合。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志。 展 7.确定教育目的的两大理论:个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热爱学10.“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⑴体本位论(卢梭)和社会本位论生、尊重学生。⑶了解学生、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对教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赫尔巴特、涂尔干) 认学生的个性差异。⑷提高教师育的斫狻? 展的规模与速度。⑵生产力的发8.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自身素养。
11.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的关系: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发11.教师的社会作用:⑴传递人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教育结构。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展就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作用。⑵巩固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育派”。 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⑶塑造年12.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轻一代心灵的作用。⑷全面推进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的出发点与归属。 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12.教师的劳动任务:搞好教学、13.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段。⑶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关心学生健的主要思想是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段。(2006) 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独立康、推动社会发展。 法的教学方法。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个性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是13.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14.瑞士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不排斥。全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劳动的阶段。 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决面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15.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程,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第六章 课程 论。 教育的内容。教育为政治经济培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1.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16.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域性化。我们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2.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学科17.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社会秩序背道而驰的个性。课程(主张分科教学)、综合课程、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2007)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实际生活经
教育学
1
验为主来组织的课程类型,主张“做中学”)。
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第七章 教学
1.教学: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教学的一般任务:⑴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⑵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⑶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师生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课堂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006)
4.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5.制定进度教学计划的顺序:学期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7.上课的基本技能:讲述、教学对话、板书、布置家庭作业。 8.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9.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0.试题类型:供答型(简答式和陈述式),选答题(是非题、多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
11.测验种类:论文是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性测验、标准化测验。
1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示范模仿教学方法、文理科教学方法。 13.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14.班级授课制:指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15.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⑵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⑷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⑸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使学生形成社会性素质和人格特征。
16.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⑵不利于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⑶不利于因材施教。⑷难以体现灵活性特色;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⑸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
17.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师生可
以充分互动。
1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9.教室布置作业的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且具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0.常见的教学策略: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策略;布鲁纳——发现学习策略;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卡尔•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策略;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策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克拉夫斯基——范例教学策略。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2.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⑴德育的社会历史制约性。⑵学生的知、情、形、意等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⑶学校德育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和交往的过程。。⑷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⑸多方面教育影响实施优化组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理念:⑴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论。⑵从学生实际出发。⑶坚持知行统一。⑷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5.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发、表扬奖励与批评法。 6.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社区教育、业余党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德育基地。
7.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九章 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⑴密切联系,相互促进。⑵德育发展学生的智力。⑶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同时德育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步。⑷不论是智育还是德育、美育都离不开体育,都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⑸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锻炼身体。⑹美育与德育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和心境下愉快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活动。 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⑶对同事,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的关系,配合其他老师的工作。 1.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起⑷对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形着引导、协助、监督、咨询等作成良好个性。 用。 10.班主任教育方法:说理教育2.班级组织的特点:教育性、社法、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角色会性、平等性、准自治性。 模拟法、暗示法和契约法。 3.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11.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⑴教师的领导风格。⑵班级规模。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⑶班级的性质。⑷对教师的期望。 面的发展。(2006)班级管理的主12.艾里斯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行为的ABC理论。 和控制。 第十一章 课外、校外教育 4.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班1.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⑴有主任最关心的两件事是如何使学利于学生开阔眼界。⑵是对青少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和让学生年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听从老师。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阔天地。⑶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因培养各种能力。⑷是进行德育的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重要途径。
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2.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并且越来越好;学的差的,受到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批评,并且越来越差。班级管理性、综合性。 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3.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生活化,动过程。班干部相对稳定,使得方式情感化,方法多样化。 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而4.学校、社会、家庭的关系:⑴多数学生希望为班级做点事却没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⑵家庭、有机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成荣誉的象征,但是缺乏主人翁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意识。 ⑷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5.关于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的关系。
⑴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5.课外活动的内容:政治教育活制。 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⑵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的。 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⑶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性学习。 位。 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⑷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活动、小组性活动(基本组织形力。 式)、个人活动。 6.班级活动组织:⑴设计(活动 资源的挖掘、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主题的提炼、活动标题的拟定、活动形式的选择)。⑵准备(撰写计划、落实人员、准备材料、选择场地、活动的外部联系)。⑶开展。⑷后续。
班主任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班主任的角色作用:⑴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⑵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⑶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8.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对全班学生的健康和学发展负主要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还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⑴对社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⑵对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9d27f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