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

2022-12-11 08:25: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欢迎阅读!
迪尔,凯姆,浅析,团结,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

作者:马越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0

摘要:迪尔凯姆利用其社会学主义的逻辑解释了社会劳动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他认为,社会劳动分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附属于社会生活的,因此只能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他用来解释劳动分工发展原因的是社会量、社会密度和社会精神密度。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助于消弭人与人之间的藩篱,并产生彼此依赖的社会基础,从而实现社会团结。 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分工;集体意识;社会团结 一、引言

作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迪尔凯姆,其社会研究的旨趣在于社会团结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建立社会秩序,他之所以关心团结和整合可能部分地是由于他觉察到,传统宗教响的减弱,破坏了以往帮助社会结合起来的共同道德标准。面对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从前工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经济危机、以劳资冲突为代表的社会危机、以自杀和悲观失望为代表的精神危机。迪尔凯姆试图通过对劳动分工的社会研究,探讨社会集体意识产生的根源,为解决上述危机并实现社会团结提供知识基础。 二、《社会分工论》的主题

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中要探讨的主题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分工如何实社会团结的问题。他认为,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即人口与数量的关系和社会员之间相互交往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导致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竞争压力逐步增大,也因而产生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就是人们劳动的社会划分以及独立化和专业化的过程。

迪尔凯姆认为,如果分工是自发产生的,并且社会没有强迫个人从事某种特定的职务,亦没有对个人获取有利的社会地位设置任何障碍,那么个人本性和社会功能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状态。举例说来当下中国新农村建设就是建立在和谐的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从沼气的能源利用到有机蔬菜水果的培养,整个村子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亦使村民承担不同的职责,彼此之间不仅互相依赖亦能共同协作,促使了村落共同体的生存与和谐发展。这种社会团结亦会凝结为一种集体意识,成员之间彼此共享这一集体意识,从而凝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迪尔凯姆认为,个人与社会结合在一起的关联形式有两种,即机械关联有机关联机械关联是建立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关联形式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大,群体成员有着同样的情感,遵循同样的道德准则,社会是协调一致的,若是有人违背共同的道德准则,就会有压制性的法律对其进行惩罚,这种惩罚措施会凝聚集体意识;“有机关联则因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相互依赖,社会团结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实现,在有机团结社会中,法律是复原性和合作性的,它并不是经常去惩罚违反社会规则的人,而是留着待用,或者在个体之间发挥组织和警示的作用。由此笔者想到福柯对18世纪到19世纪西方社会对犯罪惩罚形式变化轨迹的历史分析,它揭示了现代社会赖以组织与存在的政治技术——规训的作用。在机械社会中,对越轨者采取的是团体惩罚的措施,而在有机团结社会中,其特征是有专门的社会控制机构来惩罚越轨者。正是通过对这两种关联形式及其法律特征的阐述,迪尔凯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即一般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集体意识是社会精神的象征,有着自己的特性、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集体意识的形成是社会统一与秩序的基础。

在探讨了有机团结对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之后,迪尔凯姆又分析了有机关联类型下,社会紧张的问题根源。在他看来,这种社会紧张主要来自于因高度分工而不断增长的异质性与个性。根据迪尔凯姆的看法,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在社会整体或较高层次上会产生各个不同的职业群体。这些群体都用不同的规范对群体中的个人进行调控,这些不同的规范之间又难以形成一种整体社会的共识,因此,往往易于形成封闭式的社会群体。一旦各群体特殊利益发生冲突,必然会引起整体社会的紧张,削弱乃至破坏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迪尔凯姆认为,应该建立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职业团体各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社会成员共享的集体意识,保证社会生活的秩序。 三、结语

在迪尔凯姆看来,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不仅仅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建构了一个能够永久地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体系,从而形成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只有在某种共同规范的约束下,在社会整体力量的制约下,我们的社会才会具有秩序,这是每一个强烈关心社会稳定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D.P.约翰逊.社会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 何景熙、王建敏主编.西方社会学说史纲[G].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谢月华.浅析社会分工[J].北京:科技創新导报,2010年第20.

[5] 杨善华、谢中立主编.西方社会理论(上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 张琢、马福云著.发展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马越(1988),回族,宁夏平罗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区域社会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83ff3c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