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优选素材
语文课堂上师生对话要有实效性
案例背景: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上下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伪对话
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特长思考,特长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综观以上现象,试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案例X于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案例描述:《唐雎不辱使命》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学习,大多数学生觉得繁琐无味,理不清的字词,释不完的句意。一开始我也想因循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品析人物的模式进行教学,然而在讲到唐雎以“布衣之怒〞应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大方陈词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与秦王同归于尽时,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的课堂……
生1: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恐吓恐吓秦王罢了!〔一下子全班炸开了锅,很多学生在喊:“随时可能会死〞,一生干脆站了起来……〕生2:反对!唐雎说完话后就“挺剑而起〞了,说明他已经想要和秦王拼个鱼死网破了。师:唐雎到底只是恐吓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呢,我们首先看看,他怕死吗?生3:唐雎不怕死,文章第—小节已经说到“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已经不快乐了,此次出使秦国本身就带有肯定危险性。生4:唐雎不但不怕死,似乎还有点成心激怒的味道呢,因为他说“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口气很强硬,让秦王“怫然怒〞。师:秦王好惹吗 ?他是怎样一个人?生5:骄傲自大,蛮横无礼的一个人。师:那面对秦王,唐雎退缩了吗?生5:没有,而是非常冷静沉着,和秦王正面交锋。师:秦王的反响怎样?生6:秦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色挠,长跪而谢之〞。师:虽然我们无从考证当时的唐雎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是恐吓恐吓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但从这场智勇斗争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唐雎?生7:很有胆识!生8:智勇双全!生9:不畏强暴,有勇有谋! 案例分析:〔一〕有效对话的完成需要教师注意课堂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细节,而在于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变动。〞〔《给教师的建议》〕。在案例中,原本打算在逐段分析内容的同时品析人物性格,但由于一个另类声音 “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恐吓恐吓秦王罢了〞打破了按部就班的课堂,引发学生对“挺剑而起〞的争论,如此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对话中唐雎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逐渐饱满、立体起来,学生对唐雎这个人物的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了。〔二〕有效对话的完成需要教师强化问题引导。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事实上很难下定论这到底是古人的一种外交技巧和智谋还是他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让学生对问题本身纠结不清,我另辟蹊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唐雎,到对话结束,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感受到唐雎那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对话中,教师依旧不可放弃的是“公平对话中的首席〞这个重要角色。
华东师大的彭玉华老师说:“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园地,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园地。〞期盼有效对话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活力,显现魅力。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708991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