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思考

2022-07-11 06:31: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思考》,欢迎阅读!
气象,思考,传播,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思考

作者:董青

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8



近年来,低温雨雪冰冻、超强台风登陆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事件、各类极端天气现象挑动公众神经。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有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从刀耕火耘时代走来的人们,凭借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面前,应当怀着敬畏之心,更加智慧的抵御风险。

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获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消费水平的提升,气象服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疾病预防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在融媒体时代,如何乘科技发展之大潮,最大限度发挥气象信息作用,服务公众,服务社会,需要不断思考。

1 融媒体时代的特点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 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互联网载体的本质在于“互联互通”,4G 技术的发展,使真正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 84 日在京发布第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 亿。互联网是一种激活个人要素的“高维”媒介,[2] 蕴含于每个个体身上种种资源、价值和能力在互联网的连接之下被检索、被发现、被激活、利用和整合,并激发每个个体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联想、创作、延伸和表达。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人们的关系被打通,追求互利互鉴、合作共赢。

1.1 融合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不断更新,推动社会公众信息接收渠道、信息处理习惯、信息反馈途径等的变革。依托这些不断革新的信息接收终端,在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得“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多感官了解事物。

新闻媒体提供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特征,传统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走向与FlashHtml5VR 全景、网络视频直播等技术的融合,在网络平台上得以融合共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融媒体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信息选择,而且有效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1.2 融入

互联网使普通个人成为了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传播主体不再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的话语权分散在普通个人手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解码自由发表言论。公众不是等有了结果、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去关注新闻事件,而是在事件调查、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线索、一个说法,并在此基础上参与并推动事件的发展。

结合气象特点,当公众面临一次暴雨、一场台风、一次龙卷风等天气现象过程中,媒体和公众对于天气过程的实时发展变化以及形成原因保持密切关注。


1.3 融洽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体间关系再造,形成新的传受关系,受众自主选择媒体及其媒体体验。唯有融洽的关系才能保持传播生命力,实现有效引导。“实现有效正确的舆论引导,需传媒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保持和受众思维模式的契合,对受众使用媒体场景的空间、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基本要素进行逐一分析。”[3]

气象信息传播者应当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偏好、习惯,适时、适度开展气象信息传播,营造融洽健康的传受关系。

2 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策略

2.1 加强主题策划,贴近受众生活

无论渠道如何变化,优质内容依然是融媒体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在各类民生话题中,天气气候主题有着特别的优势,风霜雨雪、云雾雷电、寒来暑往、四时更替,皆是公众日常最为直观的感受,容易引发共鸣。

气象话题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如易与交通出行、疾病防御、民俗文化等主题结合。因此在策划气象信息传播时,首先应当树立“跟进意识”和“贴近意识”,合理适时利用好天气资讯、气象预警、灾害机理、防灾减灾技巧、生活常识等各类信息,扩充传播内容,增强主流话题引导力。

2.2 吸纳技术红利,丰富内容形式

在完善现有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同时,提升传播内容的吸引度和视觉感知力也是有效提高气象传播工作的有效途径。

融媒体时代,如何用好技术发展红利,增加气象科普服务和资讯传播的范围,增强受众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尝试的重要内容。如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国家气象中心联合澎湃新闻制作的数字新闻产品《台风68 年的足迹》,获2017 美国SND 数字媒体设计大赛图形专题策划报道类优秀奖。该作品以色彩鲜明的线条,配合时间的推移,绘制出了1949 年到2016 年间登陆我国和未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和数量。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视觉总监吴莺认为,该作品在视觉呈现上下了一番工夫,同时具备很强的故事叙述能力。

2.3 联动矩阵发声,形成规模效应

融媒体时代,裂变式传播使网络信息呈现速度快、渠道多、互动性强等传播特点,也造就了不实信息滋生的土壤。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者针对新媒体渠道不实信息应迅速反应、科学解读,增加公众对气象现象的认知,减少谣言的产生和散播,降低气象灾害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在传播方式上,应当借助自有媒体和社会媒体力量,合力应对,形成规模效应。

气象网络谣言传播具有复杂的心理动因,常常切中人们的现实生活、情感共鸣和心理预期。一般来看,公众对谣言更容易抱有“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而气象谣言往往涉及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因此也最正中人们内心的“痛点”。

2017 6 月下旬,在华北地区,一则“雷达无法监测的暴雨”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气象专家及时回应,第一时间通过中国气象局和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进行发布,并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等进行发布,科学辟谣,引导舆论,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2.4 注重关系维护,提升宣传效果

2017 9 13 日,中央气象台通过微博平台开展“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该活动一经发出,便引发网友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讨论。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5 802 万,成为现象级的话题活动。

“ 皮皮虾” 等网友自主提出的名称入选直接促进了更多公众关注台风,提升了公众对于台风的认知度和防御能力,有效传播了防灾减灾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直接发文“喊话”,为中央气象台助力造势。通过定期主动发起有奖活动,促进平台传播,提升用户黏性。在用奖品激发网友参与热情的同时,宣传效果倍增。

3 结论

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使气象工作面临挑战。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发展变化中,气象信息传播要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在增强新闻生动性上下功夫,善于从细微处挖掘有价值的气象服务信息。要借助亿万网民积极参与、自觉传播的力量。

气象工作者除了打造天地空议题化观测网络、数值预报、分钟级全覆盖发布天气预警外,在面向受众的信息传播模式中也应当不断吐故纳新,在“融”时代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41b5d3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