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贺知章【贺知章——《回乡偶书》】

2022-10-16 03:1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乡偶书贺知章【贺知章——《回乡偶书》】》,欢迎阅读!
贺知章,回乡
回乡偶书贺知章【贺知章——《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贺知章——《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3)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4)乡音:家乡的口音。(5)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6)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cui减少,疏落。(7)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8)不相识:即不认识我。(9)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 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老大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


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贺知章唐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简介: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a2cfe44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