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目的

2022-10-16 19:13: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德树人是目的》,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德树人是目的

作者:冯尚财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8年第03

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义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提升作为国家、民族未来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使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和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称谓名副其实。而利用传统文化,倡导传统交流、交际形式,对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文明程度,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礼仪规范是极为有益的,是培养有礼貌的人、提高民族素质、改良国民性的有效途径,这一重任鲜明地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身上。下面谈谈利用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平台,对学生进行品教育,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促使其修身的途径、策略。 一、利用语文教学学习传统礼仪

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为了重塑国人人格和价值观念:待人要诚,勤俭持家,礼貌待客,公平公正,家庭邻里和睦……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提倡和要求的,虽然和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等的说法不一,但内涵基本相同,是人类和谐相处,文明共生的依托,人类使用谦敬辞,就为和谐共处,如不情之请:亲人做某事的客气说法;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纪念品等。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常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这也恰恰符合高考语文立德树人的考察理念。高考语文不仅加大了文化常识的考察范围,还提高了表达准确性(大多是谦敬词的使用)的考察频率,而这都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碰到和应用到的,倡导传统礼仪,使得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高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孔子教导我们做一个谦谦君子、德才兼备的人,不能只存在于课本和口头上,践行古人修身理论,让我们的国家成为真正的文明礼仪之邦。应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按照传统文化要求去说、去做,用《论语》《道德经》等文化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文化常识,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最终提升民族的文明程度。 二、发挥语文导向,培养名士风范

齐家一词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讲的是修身才能齐家,即做一个有德行、有责任感的人,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家庭。其根本在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情操。我们常常提到的魏晋名士风范齐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儒家思想中民族精神的根基。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儒家思想,如孔子、孟子、大、小李杜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学生接受的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核心。但今天,长久的和平和日益富足的生活,使社会的贪图享乐、穷奢极欲之风日盛,青少年要么追名逐利自私自利,一心为己;要么贪图享受,好吃懒做,懒散无度,怕吃苦还想要高档的生活——他们没有责任、担当、义务意识,更没有干一番事业,建功立业的那种雄心壮志和奋发进取精神,把大把的时间消耗在聊天、游戏这样的虚拟空间或是看《爱情公寓》这样反应精神不正常人的肥皂剧等粗糙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f714c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