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 (2)》,欢迎阅读!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
【教科书内容分析】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利权;与此同时,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侵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出现了两种不同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一种是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主展开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但最终被封建守旧势力镇压而失败;一种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却失败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再次联合。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而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列强侵华和人民反抗使南方各省督抚与列强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使其被迫面对困局,筹谋“新政”。 【学情分析】
1.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基本知识在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已经涉及。
2.本节课在本教材属于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三课时,前两课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学生已经学习了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各阶层的反抗。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新高考理念,本节课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共分以下几个步骤: 1.导:学习目标展示 2.预:根据问题学生预习 3.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4.展:展示学习成果 5.评: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斗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核心素养:家国情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及发展; 唯物史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维新变法运动。 时空观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斗争 【教学理念】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体现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斗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核心素养:家国情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及发展; 唯物史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维新变法运动。 时空观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自主预习:
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带着问题自主预习。 问题:1.本节课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2.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有哪些?结果如何?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背景:
1.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清政府内外交困 3.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 4.新思想的传播 5.人民群众的推动 (二)表现: 1.戊戌变法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的传播。 兴起:“公车上书”
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著书立说 高潮:“百日维新” 政治 经济
内容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作用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局限 没有涉及设立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本主义的发展 举办邮政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立译书局 按照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将城乡许多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社会风俗的变革
文教 军事 社会
结果:失败
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失败原因:①根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弱小,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②具体: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评价: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时刻领导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变革运动。民族危机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文教上宣传新式思想,军事上发展强大国防,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
坎坷的。 2.义和团斗争
背景: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直接原因:19世纪末,山东洋教势力猖獗,人民掀起反洋教斗争
兴起标志: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斗争正式兴起。 口号:“扶清灭洋”
“灭洋”反映出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进步。
“扶清”反映出不能认清清政府的阶级本质,体现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清政府态度:先抚后剿
特点:①自发性: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 ②分散性:始终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评价:性质:是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迫使帝国主义改变侵华策略(由瓜分中国改变为扶植代理人);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
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也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对西方文明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结果
1.民族危机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背景:根本原因: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要求加大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直接: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盲目排外,各国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镇压义和团。 目的:镇压义和团;瓜分中国
过程:1900年6月,发动战争;7、8月天津、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下令镇压义和团,并与列强议和。
结果: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着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的衰败 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2.统治危机加深:“东南互保”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 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3.清政府酝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完全形成。列强推行“以华制华”方针,客观上要求清政府改变无能状态。在此情况下,民族、阶级矛盾尖锐化,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笼络人心,镇压革命,维护统治,清政府酝酿新政改革。 四、小组合作探究
1.为什么甲午战后主张变革的是资产阶级?(唯物史观)
2.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空观念) 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哪些?(家国情怀)
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但仍遭受封建压迫,无力与外资企业竞争,资产阶级迫切要求进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反思;④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 2.1840-1842年鸦片战争和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军事和科技,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洋务派:致力于“求强”、“求富”,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派遣留学生、兴建新式学堂等,但最终失败。
农民阶级: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次运动都表现出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但同时也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斗争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但最终失败。 五、目标达成,落实素养
家国情怀: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震撼更是空前。这一屈辱使中国人开始反思。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变法维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变法维新活动迅速失败,表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坎坷曲
折。面对民族矛盾的尖锐化,中国的农民阶级也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联合绞杀而失败,但是却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的热情和牺牲精神,这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家国情怀。
但是,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中国又一次掀起了侵华战争,在11国联合入侵下,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东南互保”使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局面。面对中华民族的日渐沉沦,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的我们,时代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同学们,中国梦是民族梦,我们责无旁贷,加油奋斗吧!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清政府内外交困 3.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 4.新思想的传播 5.人民群众的推动 二、表现
1.资产阶级的改良:戊戌变法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果 评价
2.人民群众的革命:义和团斗争 兴起标志 口号 特点
清政府态度 失败原因 评价
三、结果 1.民族危机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统治危机加深:“东南互保” 3.清政府酝酿改革 【教学反思】
1.课堂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就泯灭了。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参与讨论、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潜质。
2.课堂由教师“表演”转变为学生展示。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一样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ceff94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