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社会学》,欢迎阅读!
农村社会学
1、吴文藻倡导社区研究,并为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2、费孝通与社区研究:在伦敦出版《中国农民的生活》,扉页上保留了本书的名字《江村经济》 3、毛泽东的社会分层,从一开始就是双层标准,既强调经济标准,也强调政治思想标准。
4、 费孝通教授于1981年在四防江村之后,提出并研究“小城镇问题”,是关于小城镇理论的代表人物。 5、中国农村的改革,始于29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是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
破口,由农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乡镇企业的崛起而引向深入的。
6、社会流动的多种形式:一是纵向流动,二是横向流动,三是代际流动,四是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7、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的农村社会学研究:1986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社会学专业;关于小城镇问题的研究,费孝通1981提出并研究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费孝通在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关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陆学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研究》。
8、费孝通的作品:《江村经济》,《禄村农田》;同时与张之毅在“易村”进行调 查,由张之毅写成《易村 手工业》;在“玉村(受商业影响较深)”调查,写 成《玉村商业和农业》——1988年以《云南三村》 为名出版(中文版)、《乡土中国》、
9、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分层标准成了人们层次类属的绝对尺度,划分出了红五类:工人、贫下中 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军属,和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 10、晏阳初认为,农民的四大根本性缺陷是“愚、穷、弱、私”
11、维持二元社会结构的具体制度多达十四项:户籍制度,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住
宅制度,生产资料共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 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和剩余制度。 其中核心是户籍制度 12、20世纪20-30年代的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调查的蓬勃兴起:
1)李景汉 主持和指导的社会调查,1927年在眼睛大学附近做实习调查,将调 查结果 写成《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调查》,此外著作还有《定县土地调查》。
2) 杨开道、许仁廉指导的社会调查,1930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出版许仕廉用英文写作的《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3)陈翰笙主持的社会调查,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陈翰笙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大规模的调查, 调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1929年写出了《亩的差异》一书,主要调查封建 土地制度的问题, 1939年写成了英文版的《帝国主义与中国农民》, 1933 年出版了《中国农村》杂志
4)毛泽东的农村社会调查,1926年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33年长冈乡,才溪乡调查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13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创办人
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这样两类差别很大的经济部门:一类是依靠传统方法和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经济部门,这些部门编辑劳动生产率低,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他们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另一类则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在城市地区
2、愚穷弱私论,晏阳初认为农民四大根本缺陷是“愚穷弱私”,因此,主张“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使农民人人都能成为“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建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3、社会分层双重标准,阶级划分是,为了配合农村的土地改革,最初的标准时基本上是经济的;完成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农村改造后,阶级的成分以不是一种经济分层,而是一种政治分层。
4、城乡融合,是指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状况或过程。其主要标志有经济 、文化、 政治、 家庭和人口、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心理特征等七个方面 5、农村社会现代化,是指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6、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性及生活方式日益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农村日益具备现代城市社会的各种基本特征。 简答
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表现:1)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2)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 3)自给半自
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4)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化 5)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 2、 费孝通对中国农民的特性研究认为: 1)首先是“乡土性”,指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2)其次是世代居于
一处,流动小,使得区域血缘化 3)第三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以己为中心 3、 运用多元分层分析现代农村分层结构的演变: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使用权的差别、职业差别、经济收入的多少综合分析分为8个阶层(陆学艺): 1)农业劳动者阶层:以承包集体的耕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劳动为主,全部或大部分依靠农业区的 收入作为生活来源
2)农民工阶层:主要收入来自工厂,农业则成了第二职业 3)雇工阶层:受雇于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农民劳动者
4)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在农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文化、艺术等智力型职业的农民,是农民中的 知识分子
5)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村拥有某项专门技术或经营能力、自有生产资料或资金从事某项 专业劳动或经营小型额工、商、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和经营者 6)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村中私营企业主群体
7)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指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理、厂长以及主要科室领导和供销业务人员 8)农村管理者阶层:主要指乡村两级的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 4、 现代型农民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伴随城市化浪潮使得大批农业劳
动 者实现职业转化 其次,是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再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们逐渐树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利益成了人们流动的巨大动力 5、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伴生物,是农村 社会现代化的推动力,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2)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 批农业劳动者转入其他行业,与“职业非农化”相伴而生的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另一方面,农村社 会现代化有赖于城市化的发展;再次,农村城市化程度是衡量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农村社 会现代化的目标是通过农村城市化实现城乡融合。 论述
1、 理论界对农民特性认识的历史演变
1)、我国的一些学者从社会改良的角度,对就中国农民的特性也进行了考查:如晏阳初认为农民的四大根
本性缺陷“愚穷弱私”。因此,主张“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 育救私”使农民人人都能成为“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建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2)、费孝通从剖析乡土社会出发来探究传统的中国农民,认为中国农民的特性首先是“乡土性”,农民依 赖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其次是世代居于一处,流动小,使得区域血缘化;第三是自我主义,形 成差序格局,与别人的联系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一层层扩散。费孝通寄希望于乡土工业的复兴、土地改 革、都市文化对农民和农村的渗透来打到乡土社会的重建。
3)、毛泽东从革命性和主体性来看待中国农民的地位。(不知道这条算不算)
2、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中国农民
1)二元经济的概念: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这样两类差别很大的经济部门:一类是依靠传统方 法和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经济部门,这些部门编辑劳动生产率低,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他们分布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另一类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在城市地区 2)新中国成立后,二元结构开始从经济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二元社会结构,时至今日,二 元经济依然存在,二元社会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而且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作 保障,维持二元社会结构的具体制度多达十四项:户籍制度,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 度,住宅制度,生产资料共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 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和剩余制度。 其中核心是户籍制度,其次是粮食统销统购制度,限制粮食 的自由流通,买农民逐渐失去自主支配生产成果的权力,国家通过“剪刀差”将农民大量的劳动成果转变 为工业化积累;第三是就业分配制度,城市的国家分配工作,享有住公房,免费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农村的没有
3.)、在人民公社时期,8亿农民统一的身份是公社的社员,名义上是集体经济的成员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主
人,但是实际上生产、经营、分配都是由集体的领导做主,农民没有丝毫做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差, 缺乏创造力和活力。
4)二元结构的种种制度,处处体现了农民地位的不平等,这些制度又牢牢地把几亿农民限制在农村,限制 在土地上。它不仅束缚了农民自身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也延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c08bcfaa00b52acfc7ca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