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2023-04-02 18:28: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欢迎阅读!
伦理道德,结合,传统,社会,现代
浅谈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 ——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的新工具

沈锋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深刻 地影响着青少年,他们在商品经济及其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在社会、家庭伦理等方面,出现了许 多问题。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感觉到自己的使命,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思想素质 教育关系到中国的兴衰。而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流于形式与说教,又缺乏历史底蕴与中华族 历史认同,因而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感到可以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批判与继承,赋予它时。 代的特点和现代社会的内容,把这样的传统伦理道德作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工具 本文分为三部分:,简析目前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二,我们的对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与 继承。三,总结塑造适应我国青少年的理想人格。

一、目前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评价取向,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还没有营造好一个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现在许多青少年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缺乏义务感和责任感。如在国家的每年征兵中,有许多青年学生就不愿意去,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青年,总是想方设法逃避,似乎国家利益离他们很远;同样,在社会上,还有不少青少年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一切与自己无关;而在家庭中更是缺乏责任感,他们为了同其他人进行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为了自己去电脑游戏,满足自己的享受,他们会向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要钱。他们似乎并没有想到要为这个国家、社会、家庭尽一份责,尽自己的义务。

其次,对父母缺乏孝心,对他人缺乏爱心。现在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的,他们更多地享受父母对他们的爱,享受到社会、国家对他们的关爱,而没有想到自己也要对国家、社会、家庭付出一点爱。我曾对一百个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能记住自己父母生日的学生只有两人,占2%,虽说这个数字不能说明根本问题,但大体能反映出一些情况。在爱心方面,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个青少年学生往往在学龄前或小学的时候,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都很有爱心,都很愿意帮助别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心却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思想教育的欠缺,我们的社会经济环境对教育的不利。 再次,对朋友、社会缺乏诚信。所谓诚信,即诚实和守信用,而这一点正是一些青少年所缺乏的,这是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环境,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良的风气和经济活动,如盗版问题、假冒伪劣现象等,这些坑蒙拐骗的不法经济行为影响着青少年的人格,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们中不少人往往会采用缺乏诚信的实用主义做法,而不顾社会利益、他人的正当利益,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影响着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进而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为我们已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开始真正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参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很难想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西方国家愿意同一个缺乏诚信的民族打交道。因此,对于青少年提倡诚信的教育刻不容缓。

最后,对工作学习缺乏一种踏实,比较急功好利。我们曾对部分学生作了一个访问,询问他们是崇拜勇攀科学高峰的陈景润,还是无所不能的美国魔法少年哈利波特,结果学生都选



1


择了后者。为此,我们感到一份沉重,现在的许多青少年怕苦累,幻想能坐享其成、一举成名,把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抛掉了。所以,从总体来说,青年学生缺乏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社会、朋友缺乏诚信,对他人缺乏爱心和关怀,对学习、工作、事业缺乏踏实,他们对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感到茫然。学校的五爱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们感到是在说教,连他们的家长也不以为然,这些家长们对社会的有些看法影响着学校老师的教育成果。对此,我们要提倡一种理想人格,一种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道德行为模式,让家长也能认同、接受。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伦理道德中吸取营养,抛弃那些封建的糟粕,也就是要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扬弃,再赋予它时代的特色,塑造当代青年的理想人格。

二、我们的对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

所谓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就是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抛弃与克服封建专制的思想意识和作风,而要吸取和保留那些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家庭的合理成份。

首先,对国家和民族应倡导“忠”和“义”。这里所说的“忠义”,不是指封建社会的愚忠,也不是以一人(帝王)之利为义,而是指忠诚于人民共和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大义。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人的故事,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取代空洞无味的理论,这样的教育更有效,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其次,对家庭应倡导“孝”和“悌”。所谓孝,即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俯首听命,尽心地照 顾父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所谓悌,即对兄弟姐妹要团结友爱,相互谦让。在此,我们当然 要批判以“父为子纲”、“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伦理思想,因为这些思想 与我们当代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进步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我们应该保留: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晚 辈对前辈的尊重,而不是无原则的顺从。虽然,我们不赞同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过分之举, 但它所反映出的那份情感,也确实让人感动。而现在,许多青少年在家庭中非常骄宠,甚至有恃 无恐,他们不懂得“孝悌”,也没有系统地学过,这正所谓“人不学不知义”。因此,对我们教 工作者来说,就有义务让他们“知义”,懂得孝道,通过批判和继承诸如“三字经”之类的古 代典籍,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伦理学的成就。

再次,对他人应提倡“仁”、“礼”、“信”。仁者,爱人也,指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 但从总体上来说,孔子所谓的“仁”,是为了维护当时奴隶制度而提出的一种主观意识和道德标 准,这是应该被抛弃的,我们只能保留它在调节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仁爱”\“与人为善”、 “富有爱心、恻隐之心”这些合理的一面,这对当代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当前商品经 济大潮的冲击下,更值得提倡这些品质,去克服商品经济社会整体道德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青少年中提倡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要善于吃亏,勇于吃亏,继承与接受中华民族 “吃亏是福”的古训。这样,今后走上社会后,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就能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和 接受,从而,也会在社会上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帮助。因此,我们要把“仁”作为一种调节人间关 系的主观意识来提倡,为青少年为人处世提供帮助。礼者,周礼也,即西周宗族奴隶制的礼制规 范。这些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我们应当抛弃。但是,作为一种礼制规范,可以对它批判地继承, 我们要提倡的是现代社会的礼制规范,使青少年懂得礼貌,懂得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同龄人, 又如何对待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这样,才能提高青年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素养,做一个知书达礼、 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人。信者,信用、信义也。古人所讲的信义是没有原则的,是没有是 非限制的,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诚实守信,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的。青少年要学会做事,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6d34a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