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释及赏析(2)

2023-03-02 16:36: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释及赏析(2)》,欢迎阅读!
白居易,琵琶,赏析,注释,原文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释及赏析(2)

52〕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5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57〕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ji)女。 58〕: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59〕钿(diàn)头银(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形发饰。 60〕击节:打拍子。 61〕颜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3〕去来:走了以后。

6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5〕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叹声。

68〕呕哑嘲:形容声音噪杂。

69〕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70〕暂:突然。 71〕却坐:退回到原处。 7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


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4bc22d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