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点与线的魅力》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点与线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是最基础、最直接的平面构成种类之一。教材通过“欣 赏与探索”栏目展示大师的图片来说明点、线构成的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点和线这两种 基本的构成要素结合身边的事物给学生以清楚的解析,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领悟
“美无处不在”,使学生充分理解点和线的概念,学会在自然事物中去总结、概括点、线的性 格、特征及构成规律。
点的构成可分为同大小的点有秩序的构成、同大小的点无秩序的构成、大小不同的点的 构成等。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在规则的几何点和无规则的任意点等。点的大小疏密、 轻重、虚实的不同构成要形成不同的美感,点在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
线比点更能表现出自然界的特征,如斑马身上的条纹和叶子上的叶脉,而且在设计装饰 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如课本图例中的设计、服饰的设计等。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和曲线、横 和竖、斜和正、粗和细、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等,不同形的线能给人有所不同的感觉,线是 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线的各种不同构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形成的美感是千变 万化的。 学生分析:
学生对点和线都比较熟悉,容易理解,点、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容易找到,但如果要他 们用点、线
进行平面设计或去表达情感,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从小学来到中学以后,由于 年龄的增长,审美观的提高,出现眼高手低的审美现象,所以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美术课的学 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认知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教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情感态
目标
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 的人文情感。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作业 要求
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点、线的美,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
1、 基本要求: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2、 较咼要求:用点、线构成设计表达一幅富有情感的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例。
教师活动
多媒体课件一套,点、线构成优秀 图
课前 准备
从日常生活入 手,1.从生活中发现点、
点、线构成学生示范作品原作若干 张。 线元素构成。 引起学生对点、 线构
2.堂上绘画工具材 料。 成元素的注 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展示条形码,提问学生条形码 的组
成元素及与路边树木透视图对比, 提示学生该如何可以把平面的条形码 改造成有立体的空间感,引导学生回 答。
课堂 引
2、 展示两个一样大小的圆点在不 同的
入
环境对比下,所产生的视觉大小的 差异,让学生感受点与线的组成魅力, 同时引入课题。
学生回答
通过师生共同交
流发掘课程资源, 体现“美无处不 在”引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一、 欣赏与讨论生活中的点、线。 二、 理解点、线的形状特点: 1、 点的形状:规则点和不规则点。 分别请4个同学分析四张不同位置 的圆点,将图片与感受进行连线,感知 圆点的在不同位置所带来的不同的视 觉感受。
2、 线的形状:线的类型可分为: 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横线 竖线、斜线正线。
结合生活中的图片,感知线条给我 们带来的视觉感受。
正确认识点、线 的艺术特点。
三、 结合优秀的学生作品,学习平 面构成的方法:
重复:设置一个单兀,遵循一疋的 原则进行单元的重复排列
渐变:设定渐变的轨迹,将元素沿 着轨
课堂 发
迹进行大小渐变的变化 展 发射:画面设定一个中心点,将线 条从
中心点出发成一个发射性的发展
欣赏点、线作品, 领略点、线设计的魅 力,积累丰富的素材
一、通过多媒体实 例,师生共同探讨 点、线元素特点及 类型。
二、 通过多媒 体实例,感觉、学 习点、线间的构成 法则及形式的美。
掌握点、线构成 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 骤。。
四、 引导欣赏二位构成的优秀作品。 示
范黑白效果的平面构成的注意事项, 如:
1.需先在纸上确疋一个中心点及作 图所需的辅助线
2. 作图时需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 3. 油性笔上色时注意不要出界 五、 学生聆听爵士音乐自主创 作: 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要求:1、注意点和线的大小、长短、 粗细、疏密、虚实等对比关系和变化。
三、 通过优秀 点、线构成作品其 在生活中应用艺术 品的欣赏感受各种 点、线构成形式的 美,激发学生的创 作欲望。
自主创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2d904b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