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韩翃《寒食》赏析》,欢迎阅读!
韩翃《寒食》赏析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诗人。很多朋友可能对他不太了解,毕竟盛世大唐,耀眼的巨星太多,令人目不暇接。其实韩翃也不简单,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他的诗歌在当时广为传诵。而他的诗歌往往和他的传奇经历结合在一起,比如这首《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诗歌的大意是:章台的柳啊,你现在还像当年那样婀娜多姿吗?即使你那细长的柳条飘垂如旧,估计也被他人之手攀折得不成样了。
这首诗出自于孟棨《本事诗》,涉及到一个非常传奇的爱情故事。有一个富家李生和韩翃友善,于是把他家的歌姬柳氏赠给韩翃。安史之乱爆发,柳氏为免遭侵犯,便落发为尼,住在寺院。不久,柳氏被蕃将沙吒利劫去,作为自己的专宠。当时韩翃在青州节度使侯希逸手下担任幕府书记。后来韩翃到长安寻找柳氏,并准备了一白色囊包,里面装上沙金,囊上题写了这首诗。柳氏接到囊包,写了《答韩翃》回复他:“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几经波折,这两人最终破镜重圆。
但真正让韩翃出名的是这首《寒食》,是古代写寒食节诗词的第一名篇,韩翃后来仕途的升迁全靠这首诗。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歌大意:暮春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舞着柳絮杨华,寒食时节宫中御柳在春风中动荡倾斜。傍晚时分汉宫正在分赐蜡烛,青烟袅袅,散入五侯之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诗歌开头,便是惊艳千年的写景名句。诗人视野开阔,从全局落笔,暮春的长安,春风吹拂之下,到处都是翻飞的花瓣,诗人把春花飞舞的场面描写得生动壮观,又朦胧迷离。后来的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估计也是从这里得到些许灵感吧。
“寒食东风御柳斜”,接下来点明时令节气,继续写景。寒食时节,东风劲吹,飞絮满天是这一时节的典型气候特点,皇宫中的柳树被吹得东倒西歪,这两句,所有的景物,其实都离不开“风”,着力写了东风的狂劲。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二天,这一天禁止燃放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遗憾的是现在慢慢被人淡忘了)。寒食节本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的,晋文公重耳逃难期间,介子推割股(大腿上的肉)为他充饥,晋文公称霸后想放一把火逼着归隐的介子推出来分享利禄,介子推却宁愿烧死也不出来。后来晋文公为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全国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这里诗人写的柳是“御柳”,为下面的“汉宫”做了铺垫。
后两句叙事。在汉代,寒食节这一天全国都禁烟火,但是傍晚时分,皇帝却赏赐蜡烛给权贵们,以示恩宠。表面看记叙的是汉宫中的事,其实是借汉喻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写景叙事和时令紧密结相联;“春”字总领“飞花”、“寒食”、“东风”、“御柳”,以描绘京城春景。“寒食”和“传烛”相连,以叙述宫中君臣们的丑事,显得构思上的巧妙和讽刺意味的深刻。
这首诗让韩翃名声大噪,也因此改变了他的命运。据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在长安呆了将近十年,“邑邑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一天快到夜半,朋友韦巡官急切敲门,告知韩翃被提拔为"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非常惊愕,以为搞错了,因为有一个江淮剌史和他同名同姓。等到看了皇帝(唐德宗)御笔书写的自己的这首《寒食》,才敢相信。原来,唐德宗也非常喜爱他这首诗,慕名而重用他。后来,韩翃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更多唐宋诗词鉴赏及文史类优质文章,请百度一下,关注“老杨话文史”原创百家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291d9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