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谚语如何丰富中国的民族语言》,欢迎阅读!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各种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以广泛的社会文化为依托展现真知灼见和民族智慧。俄国文豪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民歌都是简短的,可是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感情,却够写出整本的书来。”“够写出整本的书来”的谚语,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汉语的谚语有多少?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用文学方式回答,高雅些叫多得像夜空里的星星,通俗些叫多如牛毛。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的《民间谚语全集》收通用谚语4,000余条,196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谚语资料》收45,000余条,198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谚语志》收谚语52,115条。统计谚语数量的困难在于地域、方言的制约和选条原则的掌握。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难以尽收。
通谚是通用谚语,也就是流行地区广、多人使用的谚语。通行广本是谚语特点,但这个“广”是由“不广”或“不太广”的地方性谚语发展而来的。一些地方性的谚语在流行过程中为更多人所接收、使用,逐渐扩大了使用地区范围,变为通用谚语,相对于通谚的是地方谚。地方性谚语流行于特定的区域和人群,流行范围有一定限制。其实。谚语的地方性是谚语的本色。最早的谚语多少带有地方色彩。例如《史记‧樗里子传》里提到的“秦人谚”,《季布传》里的“楚人谚”、《汉书‧韦贤传》里的“邹鲁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也承载着社会的历史。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近乎一步一个脚印地刻记在汉谚中。从传说到有史可查,三皇五帝、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宋元明清以至近代现代,历代正史或传说均可在汉谚中得到反映。“古老中华一条龙,龙的祖先在黄陵”。陕西黄陵有黄帝陵,据说是中华民族始祖的“五帝”之首的黄帝埋葬衣物的地方。“大意失荆州”指三国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因骄傲轻敌而使荆州被东吴攻取,事见《三国演义》。此谚也说成“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下句指蜀将马谡、王平因轻敌而失守战略要卫街亭,同见《三国演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宋朝田登做州官,为了显示身分高贵,要别人讲话或引文避开他的名字“登”字。元宵节州里放灯发布告,本应写“本州依例放灯三天”,但“灯”与田登的“登”同音,只好找一个与“灯”意义相近的“火”字,“放灯”成了“放火”,于是才有此谚语。
谚语承载了许多历史事件,也承载了许多与事件相关联的各样人物。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物得以成名,往往与事联在一起,形成人、事难分,亦事亦人。谚语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说的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他由干清门侍卫小官一路攀升,直至尚书、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公爵。和珅大肆贪污受贿,聚敛大量财富。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即位,嘉庆处死和珅,没收他赃款折合白银11亿两,而当时清政府年收入才7,000万两,所以才有此谚语。此谚是说和珅,但也是清廷官吏腐败之事。谚语“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形容提到谁,恰巧谁就来了。此谚也作“说到张飞,张飞就到”。曹操、张飞均为三国时人物。谚语中的人物往往作为某种概念的化身,而不必是“真人真事”。谚语“人多出韩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都是说“众人出智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之一。谚语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英雄所见略同”,会有些雷同的谚语,尽管使用的语言不同。例如汉谚“瓦罐不离井上破”就和俄罗斯谚语相同。由于民族的历史、文化、山川风物以及心理状态等的不同,谚语的内容总会有一定的反映,使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木匠夸锯,蒙古人夸马”一句谚语说出了蒙古族和马的亲密关系。蒙古民族的经济生活曾经长时期以游牧为主,草原上的马在游牧生活中地位极为重要,马出现在谚语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谚语,谚语也闪耀着群众智慧之光。有人说:“牡丹是百花之王,谚语是智慧之花。”作为“智慧之花”的谚语,它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极其深刻,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大的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不必说,小的如琴棋书画也都刻划入微。拿书法来说,谚语“字要习,马要骑”、“字无百日工”是说书法是要靠长时间勤学苦练,不下功夫写不好字;“书法书法,学书遵法”是说写字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再如关于棋类,中国象棋是一种国粹,棋谚可以简要地展示它的游戏规则:“马走日象走田,小卒一去不回还”。棋谚充满运棋的智慧。以小见大,以一斑可窥全豹,谚语的智慧之光到处闪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b500e4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