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激励孩子》,欢迎阅读!
如何激励孩子
前几天,一位老友来找我,说他现在上初一的孩子成绩不好,学习没有动力,平时也比较消极,作为孩子的父亲,友人心里挺着急的,采取了一些激励方法,但都不见效果。 我问,你是如何激励孩子的?
他想了想,说用的最多的是以下三种方式:
一、诉苦:老友也是一名企业的干部,夫妻二人都在上班。他有时会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收入也只是一般,对付目前物价日涨的生活,生活压力不小。另外,他有时会告诉孩子“你妈妈有时下班后还要加班,回到家后还要洗衣服干家务,也很辛苦的”,他诚恳地希望孩子能理解家长的辛苦,希望孩子将来能比父母有出息,成绩好,能考上一所好大学,能有一份好工作,这样生活压力就不会太大了。他把自己当作一个反面教材来激励孩子。 二、竞争式:老友偶尔会拿孩子认识的一些友人的孩子相比,说“XXX和你同年,他的成绩比你好很多哦”,但没想到说多了,孩子会嘟哝说,“我没有他聪明吧”,搞得友人不知道如何往下接。
三、树立榜样。他给孩子买了一些书,包括《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张海迪的故事》、《越王勾践》等,希望通过这些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孩子的斗志。 说完后,老友还是那句话,怎么就没什么效果呢?
老友明显进入了一个误区,我告诉他,在他所说的以上三种方式中,除第一种“诉苦”外,确实另外二种是管理者在企业中也常用的激励手段,但这样做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当事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并且清晰的目标,他相信自己应该往哪里走,而不是“被知道”要去哪里。
我告诉老友,孩子知道的名人不比我们知道多少,比如古代的岳飞、王冕、文天祥等人,国外的贝多芬、霍金,现代的王宝强、朗朗等人,可是在大多数没有目标的孩子来说,这些人和他们又什么关系呢?我亲耳听过一个小男孩对我说,我又不是贝多芬,但爸爸老是讲贝多芬的故事,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出来了!
管理学家发现,在所有激励有效的情况下,被激励者都必须有一个看得见的清晰的目标,假如当事人只有一个笼统的目标或者看不见希望,管理者的激励只能是一厢情愿。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家庭。
举一个例子。100多年前,拿破仑的军队在欧洲节节败退,加上圣诞节在即,士兵的厌战气氛非常浓厚。为了激励士兵们的士气,拿破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对士兵们深情地说,“圣诞节快到了,大家每一个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儿女及家人。为了早日能见到我们的家人,让我们鼓起自己的力量作最后一击吧!”于是士气大振。
显然,拿破仑很聪明,此时的他并没有对士兵高吹前途一定光明,战争会何时结束,他知道如果说这样,士兵不信,可能还招致反感,他只是把与家人共享即将到来的节日当作一个临时的激励目标,但它来的比任何其他飘渺的目标更有效。 我问老友,你的儿子的目标是什么?他说好象没有什么目标。 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还是“咦”了一声,问道,“你觉得他没有目标?” 老友说“是”,然后告诉我,孩子从来没有告诉过他长大后他想从事什么职业。反过来,因为他和妻子希望他中考的分数够高,能够上当地的重点高中,这样对高考将非常有利。 我对他说,你的孩子我见过,印象中并没有你说得那么不好,但确实有些不自信。另外一点,大多数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的期望一步一步走的,对于未来没有坚定的目标,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正如80%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他们的大学专业都无关。但问题是,你儿子每一个学期或者每三个月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老友说会经常交待孩子要努力学习,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我告诉老友,这个需要和儿子谈,并且可能还要谈多次。比如目前孩子的成绩只在中游,你可以让他树立一个在半年内成绩排名上升10名的目标。
我强调,这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孩子慢慢长大了,他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会告诉父亲“我要好好读书”之类的违心的话,因为孩子没有实现父母的愿望并且感觉不能被父母所包容,他们的关系慢慢有了一些距离。
我强调说,只有当关系真正好了,孩子的负疚感不再存在,当孩子面对你时,他能成为真实的自己时,这种沟通才真正有效。这有点类似于讲课前讲师的“破冰”游戏,意图很明确,就是在正式上课前,拉近与学员的心灵距离。
所以到现在为止,孩子的长远目标甚至近期目标都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因为他考试成绩屡屡不太好从而导致了不够自信,认为自己不如有些同学聪明,认为自己根本不能和书上出现的那些伟人相比。张海迪多伟大啊!对于他来说,张海迪们或许只是一个神话。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这样一个自我受限的观念,会影响他的成绩,减少他的快乐。 所以,我对老友说,从长远来说,你需要重建孩子的心灵,激发他的潜能,唤起他的自信,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个目标之所称之为“较高”是因为有相当的难度即有相当的挑战性,但不必一定要“为国为民”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但如果能做到这样深明大义,也是未尝不可的。这个过程重在引导,不可以强迫,否则孩子一辈子都在为你活着,幸福感会较弱。
另外,我强调,重建孩子的心灵则要从你自己做起,因为孩子身上的不自信最早出现在你的身上,后来你把这种不自信投射到孩子身上,最后孩子也变得不自信了。
老友没有听懂,我简单地重新说了一遍:因为你不自信,所以你的孩子也不自信,但你希望孩子自信、胜过自己,这个要求有些难。要孩子达到完全的改变需要你也要改变!
老友苦心了一下,终于明白了。他同意我的说法,我也同意他说的“这很难,虽然正确”。 然后他问我,为了让孩子有所改变,眼下应该如何做呢?我的建议是:
1、给小孩自己设立一个他认可的目标,比如每天早上比现在早起半小时,或者成绩在下学期前进10名(现在全班有50人,自己长期在20-30名之间)。
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最常见的是,家长直接把自己的需求抛出来,向孩子销售这些需求的意义,然后让孩子接受。当孩子勉强同意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兴奋,认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工作终于奏效,但问题是,这种压迫式的教育只能影响孩子的意识,他的潜意识是不认同的,最终的结果是孩子觉得很难实现,只能是一个理想。
2、然后让他进行自我承诺,并将这种承诺可视化,比如写出来再签上他自己的名字,挂在他的书桌前。有关这一个技巧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得比较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3、让孩子提供一个他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伙伴,寻找这位伙伴的不寻常的地方,然后与他分享这位伙伴的不寻常,最后让他自己去向对方学习,完成自己的目标。 4、设立孩子认可的奖励。
举例:孩子希望得到一辆自行车,家长就不要硬要买一套书,否则根本不是正面激励,而变成了父母的强制,由正面的激励变成了明显的负激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981d61fad6195f312ba6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