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居民点

2022-04-13 09:23: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始居民点》,欢迎阅读!
居民点,原始
原始居民点

1、组成:成群成片的房屋及穴居组成;一般范围较大,居住较为密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区分

2、位置:背山面水、土地肥沃的高地; 阳坡; 靠近河流的二级台阶上

3、布局:生产与生活的简单分区 住址与墓葬的分区 布局的一般规律:小房子围绕大房子;重防御 城市的产生

1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

时期 2背景与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基础)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石器进入到青铜器”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相应繁荣发展:出现文字与新宗教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4繁的战争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

王权思想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对后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设的影响极大。 春秋战国城市的特点

1、城市的型制大多为不规整,倾向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2、规模更加宏大;几乎所有城市都采取措施提高城防,高大的城池或高台兼防御与显示尊严。

3、城郭有明确的分工。城:政治的中心,贵族王宫。郭:经济的中心,一般的市民住宅、手工业。城与郭有的相分,有的相重,有的分为内外两重,有的并列。

4、城市分区发生显著的变化,商业经济区扩大,地位提高。城市用地中,经济性分区及居住区用地比例增加,政治性分区用地比例降低,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5、建立了一些离宫别苑,满足宫廷生活需要,一般建在城边或郊区。 6规划结构仍以不同形式体现,以宫为中心,突出轴线上的主导作用,前朝后市的结构布局。

试述秦汉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

1、郡县制推行的推定,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镇得到大量发展(首都-郡城-县城)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 4、沿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贸易路线发展起国际商业城市; 5、城市闾里制度建立,皇城为多宫制。 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

——以宫廷为建构核心——以水系为骨架(渭水) ——象天思想,以天体观念来建——京畿一体的“大咸阳”——排水系统完善 ——市肆——居住区(什伍之制,闾里布置规整)——园林(皇帝专用的禁苑离宫)

汉长安城市规划特点

1、改变传统的城廓之制,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一大城之内。

2、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受《周礼.考工记》的影响明显:1)平面近于正方形(2)十二个城门分布在四面,每面三门(3)长乐和未央等主要宫殿位于城南部,东市和西市位于北部,“前朝后市”。 3、宫殿占据城市大部分空间。

4、因地制宜利用龙首山地形建立宫殿。

5、设外廓,发展郊区县,建陵邑形成消费性城市,形成三辅制(京城、陵邑、郊县)

6、以区域层级功能分区作为城市规划结构基本的组织单位。

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1各朝逐步扩建而成;2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平面的典3、宫城居城中偏北,宣阳门至朱雀门为中轴线;宫城 较为方正、规则;坊区较为凌乱;4、一系列城堡拱卫都城

5佛寺、园林众多. 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总趋势:北方中原城市的残破 南方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中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南升北降”

城市建设:曹魏邺城开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格局,建业的发展带动江南城市兴起,隋唐长安成为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沿大

运河、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


曹魏邺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及意义

1、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 中轴线、对称布局

2、城市功能分区明确 统治阶级与百姓居住区严格分开宫、市、坊的

分离 3单一宫城制

意义:其规划手法对于以后的都市布局有着重大的影响。邺城建格局对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对元、明、清的北京城以及公元7纪日本的都城平城的建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把邺城视为本国古代都城的祖型

五代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特点

1、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 2、兴起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 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城市多且发展迅速。

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这一特点主要是针对元朝而言。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以省制为中心的行政区划体系,开创了以“省”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的先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5、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该时期是我国封建都城变迁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期,即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的转移过程,并初步确立了北京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城市布局变为不规则形态。

北宋都城开封的规划布局特点

1、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封建社会中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 2、开封城面貌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影响和特点,如市民成分发生变化、繁荣的商业和夜市、街巷制的居住形式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 3历史悠久,既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发达的商业城市。城市不是十分方正规则,道路划分有一定的自发倾向。开封的三道城墙,宫城居中和井字形道路系统等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元大都的规划布局特点及主要成功之处

继承了古代都城的传统规划手法——三套城墙和中轴线布局,而且城墙形式更加规整、轴线对称更加突出;

规整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 完善的上、下水道系统;

城市的规划建设始终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专人负责从选址、勘测到修筑下水道,再营建宫殿。

北京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城

1政治上可以控制广大地区 2经济上可称繁荣富庶之地 3军事上有限可守 4、交通上往来便利 5、接近统治王朝的根据地

我国封建社会曾先后发生两次市制变革: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宫市”,出现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 这次改革只是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的调整,对总体布局并未形成重大的影响。

第二次北宋,将集中的市制扩大而成遍布全城的庞大的城市商业络体系。市不再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分区,而是一个全城为领域的庞大网络,使得市更有效的发挥繁荣城市经济、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职能。同时城市风貌完全改变,延续千年的坊市制走向街巷制,商业发展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市的沿江、沿河、沿路形成商业区。到明清时期,甚至发展到城外形成“关厢”地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6e6573580216fc710afd3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