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千丝万缕练习

2022-04-15 13:3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千丝万缕练习》,欢迎阅读!
阅读,千丝万缕,课外,练习,高中
高考现代文阅读与课内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些经验之谈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现在高考背景下,以及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语文学习恐怕要变成“七分课内,三分课外”,如何让课内文本阅读方法变成高考阅读的技巧这就需要我们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抓重点,决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反而会变成面面不到。

课内与课外链接举例,由课内迁移课外,以小说和散文为例: (一)小说阅读举例

比如小说,一共设置了两个单元:必修 3的第一单元和必修 5 的第一单元。从内容上说,古今中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林黛玉进贾府》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的生活,《祝福》展示现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老人与海》塑造了现代西方硬汉的形象„„可以说题材内容丰富,主题思想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同。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与精神的陶冶。艺术表现手法来说,也是涉及的很全面的。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是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的。而《老人与海》则在艺术上更多的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而且,从把握小说文体特征来说,这几篇文章堪称典范。有利于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的把握。再比如散文阅读,有必修 1 第三单元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又有必修 2 第一单元的写景状物类的散文。还有必修 4 第三单元的随笔和杂文,从文学的角度看,它们又属于文学品中的哲理性散文。因此说,新教材必修中的现代文阅读文本,基本上来看,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而且和新课程高考吻合。

由近年新课改的高考小说阅读题可知,考查的内容基本是按照小说的基本要素设题的。就今年2015年,小说(新课标I) 马兰花》⑶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新课标II),《塾师老汪》⑵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⑷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此题已与课内文章直接链接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不忽视课内教授,以免舍本逐末。(浙江)《捡烂纸的老头》⑴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2) 因此可知,在现代文考查这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文文体特征明显,知识能力点考查全面。而无论如何设题,我认为其中心环节,都是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因为小说文本刻画的人物形象的思想容量和艺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作品的价值,决定着小说创作的成败,是作品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把握人物性格的思想内涵和美学内涵,自然也成为小说文本解读的一个中心环节。

可见人物考察是小说考察的重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就是作者用不用手法表现的结果,是人物个个鲜活,个个不同,林黛玉的性格是由其言行,以及通过贾宝玉的观察侧面表现出来,散落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我们需引导学生进行勾画概括,有意识地为高考人物形象概括做铺垫。教学时,把一个人物的分析作为范本,可以让学生分析另外两个重要人物,使得人物分析方法能够更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府的布置陈设又为高考中环境描写里社会环境的考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因此学习此课时分析社会环境的作用很有必要。

说到环境描写的考察,也是这些年高考考察的热门考题,例如:【2010年安徽

1




卷】《洗碑》中: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再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中的第一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例2008年全国卷Ⅲ欧亨利小说《二十年后》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这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时要让学生分清楚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要培养学生答题规范意识,化学生概括能力。以及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模板应该烂熟于心。在课本中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比较集中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此,在对风雪进行分析时一定引导学生弄明白风雪的正侧面描写,以及各处风雪描写的作用,包括最重要的风雪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散文阅读

散文的思路最为灵活多变,一般不易把握。但纵综观高中语文课本的选文及近几年高考试卷上的选文,我们也可以大致捕捉到那若隐若现的文脉。可以从时空的变化来划分结构。时间、地点是散文的主要要素。许多散文都是按时空的变化来安排组织材料的。如一些游记、通讯等,可以从内容的变化来划分结构。还可以按描述的角度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2008 湖北卷《雾》一文第四题为: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这篇散文的思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展开:1.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2.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 加德满都的雾景;3.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4.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想之中。

“怎么写”另一个重要要素是文章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有些文章的整体把握不能绕过它们。把握它们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量运用描写手法。欲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需把握这些描写的运用和作用。文章第 4 5、第 6 自然段对荷塘及四周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真实而有细腻的展现了月光下荷塘静谧朦胧之美。不理解描写手法就不会有这样阅读之感。

在初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旨和写法的基础上,如果要对文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这是就要突出阅读的系统性。

理解文本中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即理解散文阅读手法。

比如《荷塘月色》后文写到“妖童媛女”采莲风流之事,这和前文写到的荷塘月色之景就构成一种虚实关系。一虚一实,从两个角度共同为表情达意服务,是作者的向往之景,是作者心灵暂得安宁的寄托。09 年海南、宁夏卷文学类阅读文本《孕妇和牛》,其中考题三:“牛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牛的故事”“孕妇故事”的关系的把握。纵览这篇小说,“牛的故事”和“孕妇故事”的关系有:①并列关系(或同一关系):牛和孕妇都孕育了新的生命,共同凸现了孕育新生命的幸福和喜悦。② 映衬关系: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反衬关系:写牛是为了反衬孕妇,突出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再如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1《小狗包弟》一文开头,写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后文写“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这二者又有什么关系呢?前者是引子,后者是主体,前者的设置是为了引出后者;从表现中心角度看,前者与后者又构成对比关系,突出了“我”的深深懊悔。

由此可知,在现代文教学中,要时刻把高考考点以及考题装入脑中,课上进行有效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才会事半功倍,才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效率和阅读能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6d5d009b89680202d825d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