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2024-01-21 09:28: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微生物,大全


1.微生物:指肉眼难以看清,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一切微小生物。

2.原核生物:是有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细菌: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主要以二分裂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4.芽孢:是为数不多的芽孢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在某菌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折光性强,具有抗逆性的休眠体,无繁殖能力。大多数芽孢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5.伴孢晶体:细菌一种特殊结构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6.鞭毛:在细菌的一端连接于细胞壁,一端游离的细长纤丝状物。弧菌和少数球菌有鞭毛。根据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目可分为一端単毛菌、一端丛毛菌、两端鞭毛菌、周生鞭毛菌和侧生鞭毛菌。鞭毛的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鉴定所依据的形态特征之一。

7.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

8.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动物细胞也可算做原生质体。

9.球状体:因细胞壁部分缺损而形成的球状或近球状、并有一定生活能力的渗透敏感性微生物细胞。只能存在于等渗溶液中。

10.菌落:单个微小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时,以此母细胞为中心产生大量细胞而聚集在一起,产生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成为菌落。

11.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不同属种细菌的菌苔形态是不同的。

12.真核微生物: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物 13.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不同。

14.霉菌 : 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15.酵母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16.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19.温和噬菌体:能够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

20.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CO2为基本碳源,还原CO2的氧供体还是还原态无机化合物。它们都含有一种或几种光合色素。蓝细菌含菌绿素a紫硫细菌含菌绿素ab绿硫细菌含菌绿素cde和少量菌绿素a。蓝细菌进行阐扬产氧光合作用。它们利用H2O作为氧供体,在光照作用下同化CO2并释放出O2.

21.异养型微生物:指以有有机物而不是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以无机或有机氮化物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的生物。一般需要供给外源生长因子。

22.溶原性细菌:有些噬菌体除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可以将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并存,这种特征称为溶源性。

23.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也可以是真核细胞,是病毒在增值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

24.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

25.培养基:是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微生物以合适营养条件的基质。由于微生物种类,营养类型以及我们工作目的的多样性,故培养基的配方和种类有很多,但是培养基的制备还是有章可循的。 1合成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所含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它们的量都是确切地知道的。合成培养基的优点是化学成分确定并精确定量,所以实验的可重覆性高。合成培养基一般用于实验室中进行的营养,代谢,遗传育种,鉴定和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2.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或它们的提取物或粗消化产物配制而成。配制这类培养基常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麦芽汁,玉米粉,马铃薯,胡萝卜,米饭,牛奶和血清等营养价值高的物质。

3.选择培养基: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非抑制非目的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常用物质有燃料和抗生素。 4.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些化学物质而将目的或对象微生物的菌落与同一平板上的其他微生物菌落区分开来的培养基。用于鉴别肠道杆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鉴别培养基。

26.无氧呼吸: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氧化物作为末端氢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细菌根据用作末端氢受体的化合物种类不同而区分为多种类型的无氧呼吸。

27.有氧呼吸: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合成ATP的过程。是以分子氢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28.发酵:广义: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过程。狭义:指在能量代谢或微生物氧化过程中以自身代谢产物作为最终氢受体的产能过程。

29.斯提克兰反应:两个氨基酸之间的一个氨基酸作为氢供体,另一个氨基酸作为氢的受体的氧化还原脱氨基的反应。它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一个氨基酸的氧化脱氨与另一个氨基酸的还原脱氢相偶联的一类特殊发酵。 30.生物固氮:

31.纯培养: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32.同步生长:是指在培养物中有所有为生物细胞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能够同时分裂的生长方式

33.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细胞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所做的图形

34.灭菌:能够杀死或消除材料或物体上全部微生物(包括芽孢)地方法为灭菌

35.巴斯德消毒法:采用温和加热处理,以降低牛奶和其他对热特别敏感的食品中微生物群体数量,而不致损坏食品的营养和风味的方法称为巴斯德消毒法 36.化学治疗剂:是指那些能够特异性地工作于某些微生物并具有选择性毒性的化学药剂,它们与非特异性的化学药剂相比对人体几乎没有什么毒性或毒性很小,可用于治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37.生长因子类似物:在结构上与微生物的生长因子相似但又有区别,它们不能够在菌体细胞内起着生长因子的作用,但却能够阻止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利用,因而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8.抗生素: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在很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他们的物质。

39.细菌质粒: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复制子,常随宿主染色体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自带的遗传因子。

40.F因子:称致盲因子或F质粒、性因子,控制着大肠杆菌性丝的形成,是小分子DNA

41.接合:是通过细菌间的接触,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互相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进行较大DNA片段的传递,这种传递信息的现象称为接合。

42.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把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43.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的噬菌体作媒介,把一个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并使后者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 44.双重溶源菌:λ d gal(带有供体菌gal基因的λ缺陷噬菌体)与λ可以同时整合在一个受体菌的核染色体组上,这种同时感染有正常噬菌体和缺陷噬菌体的受体菌称为双重溶源菌。

45.准性生殖:有一类不产生油性孢子的丝状真菌,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染色体单元化和基因重组,由此导致的变异过程称为准性生殖。 46.营养缺陷型:由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代谢过程中某些酶合成能力丧失的突变型,必须在原有培养基中中添加细胞不能合成的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类型有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嘧啶缺陷型。

47.基因重组:造成基因型变化的核酸交换过程。包括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用人工手段使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 48.突变: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数量或结构变化的现象

49.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促使微生物产生突变,并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和方法,把适合人类需要的优良菌种筛选出来的过程。 50.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方法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行遗传重组易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稳的融合子的过程。

51.基因工程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类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大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

52.合成生物学1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2)对现有的、天然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的设计和改造,以供人类使用。 53.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类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54.互生: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处于同一生境时,可以形成松散的联合与合作,从而形成对双方都有利或者偏利于一方而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为互生,这是一种可分可和,和比分好的关系。

55.共生:是两种微生物紧密生活在一起,彼此依赖,生理上互相分工协作,有的达到了难以分离的程度,或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彼此分离就不能很好的生活。

56.颉颃:是微生物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关系,一种微生物通过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57.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被生物分解成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有氨化能力,氨化作用同样可以发生在好氧与厌氧条件下

58.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外来物质或能量的影响和破坏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59.活性污泥:是微生物与其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两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60.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整治、生物恢复、生态恢复。指利用处理系统中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污染物浓度或使其无害化的过程,适用于大面积的污染,目前主要处理石油污染及农田农药污染。

61.大肠菌群:是指与大肠杆菌相似的好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能在四十八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包括埃希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式菌属。 62.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63.补体:是人和动物吃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与免疫相关的酶源。先发现有二十多种成分。补体作用无特异性,对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都能发生反应。不因免疫接种而增加,极不稳定,对热敏感词,许多理化因素均可破坏补体。

64.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

65.抗原:又称免疫原,是一类能被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识别,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物质。 66.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已知有IgG/IgA/IgM/IgD/IgE五类免疫球蛋白、他们普遍存在于生物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67.免疫应答:是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分子识别后而活化、增值、分化以及最终通过产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发生免疫效应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过程。通过抗体而产生的免疫为体液免疫,通过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的免疫为细胞免疫。免疫应答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护机体免受义务侵害和抗肿瘤起重要作用。但在异常状况下可造成机体损伤,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68.免疫耐受性:在某些条件下,集体对于自身或异种的抗原都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这种状态称为免疫耐受性。

69.生物制品:凡是人工免疫用的抗原和抗体制品,以及诊断用的抗原和抗体制品统称为生物制品。

70.抗毒素:一毒素注射某种动物一段时期后,可得到针对该毒素的动物抗血清。

71. :是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微生物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72.菌株:又称品系。一个菌株是有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或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

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连续培养又叫开放培养,是相对分批培养或密闭培养而言的。连续培养是采用有效的措施让微生物在某特定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生长状态的培养方法

恒浊器: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

恒化器: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器。



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防腐 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主要区别:

1 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细胞中。而完全转导包装的可能全部是宿主菌的基因; 2 局限性转导颗粒携带特定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固定的个别基因导入受体,故称为局限性转导。 溶源转变与转导的不同: 1 温和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当宿主丧失这一噬菌体时,通过溶源转变而获得的形状也同时消失

2 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

由于宿主染色体上进行不正常切离的频率极低,因此在裂解物中所含的部分缺陷噬菌体的比例是极低1010的,这种裂解物称LFT(低频转导)裂解物。LTF裂解物在低moi(感染复数)情况下感染宿主,就可获得极少量的局限转导子,这就是低频转导。

抗原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免疫原性,二是抗原性;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免疫原,又称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若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也可为完全抗原,例如: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及药物(青霉素等)属于半抗原,其与血清蛋白结合可成为完全抗原。

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可氧化物质(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

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是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工免疫广泛的应用于预防传染病,也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

人工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44f853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