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会

2023-05-05 07:2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报告会》,欢迎阅读!
报告会,读书
“给力”用起来很给力

“给力”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

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很棒,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甚至有网友给他取了个英文名,叫做gelivable,反义词:ungelivable

11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报道,这是网络热词给力第一次在党中央机关报的显著位置露脸,引发了网络围观,不少网友感叹,人民日报越来越潮了。

“给力”不仅上了党报,而且很给力地登上了著名的《纽约时报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真棒或者,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

都是很简单的词语,但组合在一起却有陌生的新鲜感,有点紧凑,有点铿锵,在词义的指向上充满弹性,在许多时候还有着调侃、戏谑的游戏感,激荡出丰富的意味与别样的情趣。从目前来看,“给力”至少有三种常见用法:

1. 作为形容词,类似于很带劲很有意思等。常作感叹词。用法如:游戏真无聊,不给力呀!这部动作片真精彩,实在太给力了!好不好玩?给不给力?。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有内涵的歌曲或视频,我们就可以说:给力了!”“给力给力

2. 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使动用法。随着被网民用得越来越频繁,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也可作为加油的意思来形容。例如:大家给力啊要给力啊 ,后面靠你了

3. 作为名词使用,给力也相当于震撼的意思。不给力啊!可以译作:不够震撼,不够精彩。

我们回过来看人民日报是怎么用的。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显然,“给力”在此被用作动词了。而这也引发了多方的质疑,由网友称:给力在网络中是形容词,而在《人民日报》中用作动词。面对此类怀疑,《人民日报》总编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篇文章的大标题并未出错,给力用作动词也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很显然,这一回答并不给力。

不过网络上真还没有发现给力一词有人民日报所创造的用法。给力是形容词么?网民们可能认为给力前可以加副词字,就认定给力是形容词。正如很高兴中的高兴是形容词一样。但是,很生气中的生气是形容词么?给力在词形结构上和生气一样,如果用英文表示,可以是最新创造出来“gelivable这样的形容词”,但在汉语中却不是形容词,只是一个动宾结构短语(给+力),它们和高兴有明显的不同。

《人民日报》总编某编辑说给力是个动词,这是有待商榷的。既然是动宾短语,那么,只要加一个主语,就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了,个方案很给力。但是如果再加一个宾语,读来就很纠结。而江苏给力文化


‟”正是这种令人纠结的表述。当然,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创造性可以为错误用法提供一定条件。

给力一词源于日本动漫的中文配音,夹杂了日语及东北话的韵味,被用来表示精彩 加油等意思,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表达而风行网络。而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在用语上素以严谨平实著称。所以,当二者联系在一起时,必然产生惊异反应。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杨溟说, 人民日报的“给力标题是一种信号,今后传统媒体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媒体的词汇,这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能很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1112 日一天,全国至少10家媒体不约而同在标题里用了给力 。对于传统媒体更多更频繁地使用网络词汇,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朱强表示非常赞赏: 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修正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人们不需要莫名惊诧。 他举例说,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被尊为儒家经典,但它的《风》这部分,就是完全来自民间的土风、风谣。但江苏省社科社会研究所所长陈颐委婉地提醒有些媒体不要盲目跟风。他指出,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约定俗成的,要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懂。给力这个意思的词,在传统的语言词库里,其实还是有现成的、规范的词汇可以表达。不分场合,硬是要用网络上流行的给力并不一定就是代表贴近读者。 陈颐说,就他个人感觉,如果给力没用好,有的标题反而会有点不伦不类,令人费解。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和考量一下,“给力”的兴盛并不突然、并不偶然,不过是一个给力的时代的反衬和缩影罢了。如今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频出的时代。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网络词语充斥于互联网上与现实社会。几乎每一个网络流行语,都让我们对一起关乎公共诉求的公共事件记忆深刻。在对传统语言规则颠覆的背后,在搞笑表象的背后,其实蕴涵着或悲凉、或无奈、或乏力、或愤怒的形形色色的大众情感,寄予的是对社会公平和公共道德的渴望和诉求。例子多得数不过来,从流行短句 神马都是浮云开始吧,神马不是一匹马,而是 什么的谐音。与 虾米等词汇类似,诞生于拼音输入法的误选。浮云其实单独流行了一阵,菖菖都是浮云,意思是 菖菖不值一提,犹如过眼云烟没想到有人把 神马 浮云两个流行词汇放在了一句话里,立刻产生神奇效应,很多人奉此句为 万能用语,放诸四海皆准的警句

像以前的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但让他们意外的是“给力”正在被“众娱众乐”。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个词语可以同时表达如此多的意思呢?我想这个问题只能由“网络时代”来回答。

最新流行的还有 非常艰难的决定。这是来自著名的 “3Q大战。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迅速掀起模仿之风。甚至还有网民模仿腾讯公开信,写起了所谓 “QQ此外,随着近几个月物价广受关注, 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神马等等,新词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上涨的物价还催生了海豚族,指喜欢海量囤积的人。

说到这里,意义不言自明。我们盘点的不只是词汇本身,更是一年来的各种时事热点、民生话题。着力点在词汇身上,好处显而易见:流行词本身就很有趣,吸引眼球;每一个背后都能让人联想到一大串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小说的术语来形容,那就是 留白的魅力;最后,这些词汇直接道明了一种态度和情——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既然无力改变,只好用戏谑代替愤懑,以自嘲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d90348e45c3b3567ec8bb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