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清明节习俗》,欢迎阅读!
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清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农事重要节令。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春意渐浓,气温开始升高;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万物复苏,草木繁茂,进入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据《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与春节、端午、中秋同为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一年之中比较隆重的节日,主要是纪念先祖和迎接春天的到来。从这天起,人们忙着着手新一年的劳作,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温故知新之意。
清明不回厝无祖,指的是清明节不回家扫墓的人就等于没有祖先,即使在外生活窘困或事务繁忙,这一天也想方设法回家扫墓。在我们安丘,一般分为培土和上坟两种扫墓仪式。培土又叫扫墓、培墓、祭扫或修墓。冬至后105天谓之一百五,即清明节前二天,为人们给故去的先辈修墓培土的日子,有今日一百五,上林去培土之说。早上,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人们由一家的长辈率领,带着镢头,铁锨到自己家烈祖烈宗的坟墓上扫墓。先把坟上的荒草清除一下,再到坟附近有结搂草的地方挖取坟头,即挖一块圆锥状带草皮的土块作为新的坟头,这样一年就不能再动坟上的土了,特别是坟头。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庭还为故去的先辈选择清明节立纪念碑。上坟又称祭墓、祭拜或压纸。大多选择大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下午上坟。祭拜时,在墓前供奉饽饽、餶馇(即饺子)、纸钱和烧酒壶,先在坟头上压烧纸,然后烧纸钱,最后在纸灰上洒酒(称奠酒),跪地三叩首,点放几个爆仗或放支鞭炮,礼毕回家。路上还要向遇到的孩子们分餶馇,意为先辈留下的吉食,象征祖德流芳。记得刚加入少先队时,我还是中队的旗手,老师带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听老前辈们讲革命故事,也是选在清明节前。
清明节又称小寒食,前两天忙着敬先祖,今天轮到大家过节了。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青,即折一些新鲜的侧柏树枝和吐蕾的柳枝,在清明节早上,把这些侧柏枝和柳枝每几根组合在一起,插在大门口、屋门口和猪栏门口左右两侧的上方,一是避邪,二是预示春天到来了。在安丘农村,还有在室内插青的习俗,即用柳枝、侧柏枝和老公花扎个花束,吊在锅台之上的屋笆上。儿童们还要戴柳帽,做柳哨。这些习俗损坏了大量的侧柏和柳树,很多侧柏、柳树在清明节被折腾的不成样子。旧时,寒食节断烟禁火,只吃凉的食品。到了清明这一天,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始生火做饭。宋代诗人王禹俏在《清明》一诗中就有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的诗句。在我们安丘农村,清明节人们还有三项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d44906360cba1aa911da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