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新闻两则》教案

2022-03-25 09:52: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新闻两则》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教案,语文,年级




献钟中学 年级 语文 科课时计划



授课时间 星期

教学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

课题

知识和能力: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过程和方法: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重点 教学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难点

多媒体,朗读教学

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教具准备

音频 方法

(一) 导入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著名的新闻。首先让我们去了解下新闻的知识。 (二) 新闻的知识 1. 什么是新闻 ?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2新闻的特征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3新闻的六要素

个案修改

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发生的原因why、经过what、结果how

4.消息的结构 A.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 内容的高度概括。 B. 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C.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 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另: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新华社长江前线2222时电】 电头是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略小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 不可少的。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三) 学习第一则新闻

1.作者简介 2.介绍时代背景(略)

思考: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 (明确: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3. 预习检查 4.结合新闻,探讨标题、导语、主体的区别。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①用一个语句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主体




5齐读这则新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明确: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四)进一步探究内容,领略人民解放军的威武 1. 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个案修改



此中,有详略,详写哪路军?略写哪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

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详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3. 哪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叙议结合)

明确:“一方面„„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五)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略) (六)总结

本文报道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备课时间: 829 编写者:吴常玉 授课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d3902303d8ce2f0066237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