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两篇复习

2022-04-01 14:36: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艺随笔两篇复习》,欢迎阅读!
复习,文艺,随笔
十五 文艺随笔二篇

一、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勘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枢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没有一个是褒扬的。但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作者提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夜访友——热闹场合”。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

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不求甚解》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在第一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第2自然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作者指出了推敲文字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合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即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不求甚解”也常被用来指摘别人的学习毛病,但马南邮先生却赋予了它襄扬义。作者对“不求甚解”四个字赋予了两层含义:①虚心;②不固执一点,不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其中好读书是前提,不求甚解是要诀。作者指出,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枢字句,求其表面。要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诸葛亮“独观其大略”,学陆象山“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马南顿要求人们“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总之,这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咬文嚼字》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关于“是”和“这”,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李广射虎”这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镇”,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这正是李广射虎的“激变能力”的佐证,原文情节缺一不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意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4自然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5自然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6自然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第7自然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枢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8自然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第9自然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

《咬文嚼字》是一篇畅谈文学创作的随笔,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以其不同凡响的写作特色吸引读者,使人受益匪浅。这篇文章的表达技巧是:

1.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辟透彻

本文的最大的写作特点,就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单地追求简洁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意味”却已存无多,因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从而很好地论证了上述这一观点。

2.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

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力,在课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椎。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篇文章的表达技


巧是:

1.能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选例典型,论证严密 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一般人常常认为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提出“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全文的结构就是: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确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2.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分析具体,论证细腻翔实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第8自然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进行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第5自然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自然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3.语言平易简约

和朱光潜的 《咬文嚼字》 相比,本文语言更显得平易亲切,妮妮而谈,用语简约。 作时严谨创新的精神。《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教我们泛读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时重在积累和会意。实际上,在读书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交互使用这两种方法。第二,《咬文嚼字》侧重写,《不求甚解》侧重读。第三,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第四,“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但精神一致。 参考资料 1.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河,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193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并兼多种职务。朱先生是中国“美学”的真正鼻祖,尤为可贵的是,他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指导美学研究,即使在国际上也独成一派。

邓拓(1912-1966),福建闽侯人,马南邮是邓拓的笔名。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爱国斗争。1937年到晋察冀边区,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2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马南邮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矿时弊,集思想性、知识

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这个意见,我认为现时文章的通病,就在于不能开门见山。许多文章的作者,即便有二可取的见解或新鲜的知识,以及动人的事迹要传达给读者,但是往往不肯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却要写上一大套人云亦云的废话,然后才夹杂着写出一点点新东西。如果这一点点新东西确有可取之处,那么,这样的作者未免不智,他好比把珍珠丢进沧海,让泥水冲掉了金沙,多么可惜! (摘自《燕山夜话》第五集《奉告读者》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指过分地勘酌字句。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枢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2.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留、铁,古代重量单位,分别相当于一两的四分之一和二十四分之一。

3.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4.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5.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6.读书总有好处。

1.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條,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李广出去打猎,把草中的石头当作老虎用箭射它,箭头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发现原来是一块石头。于是又用箭射,但最终射不进去了。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爱读书,但不一定要求完全理解(书中的意思);每当对书中的意思有一点领会,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三、

1.文中的“是”和“这”有着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

2.斟酌文字的分量,调整思想和情感。

3.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 的理由。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 2.D

3.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读懂。 五、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71e47e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