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0中学生青春期叛逆 (上)》,欢迎阅读!
中学生青春期叛逆 (上)
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残、自杀等事故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红灯”频现。某市一名中学生做错事遭受老师和父母的责骂而跳河自杀。来自上海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全市 8 个区 2500 多名中小学生中,有 5.85%的学生曾有过自杀计划,24.39%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生活中,一些学生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大打出手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限制了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青少年中有心理问题的约 3000 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另外,近 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心理等。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中生多于初中生,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成因分析 1 、特殊年龄阶段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 13—18 岁,属于“青春期”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此时他们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的困难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困惑,使他们心理出现异常,极易引发心理疾病。
2 、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迅速发展,但对大多数学生仍存在着升学压力,学校教育也以应试为主。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常常仅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对学生的偏激行为只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挖苦讽刺或惩罚,学生得不到尊重。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一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支配,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另一些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师如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即使能培养出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生教育中仍然是是败
的。
3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当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
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
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也有许多家庭由于父母关系或两代之间紧张对子女造成影响,家庭不健全给子女带来心理压力。得不到家庭的正确引导,学生们便在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走向偏移,自己的身心发展易出现问题,也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
张某,女,初一学生,父母经商,工作很忙,家庭物质条件很好,不缺衣少吃,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对于她的需要父母基本上是无条件的满足。小学阶段就读于住宿制私立学校,习惯养成较差,因此小升初时的成绩就不是很好,处于年级中等偏下。喜欢上网聊天,平时跟大姑一起居住,周末与父母在一块,因此平时和父母的沟通较少。父母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以为钱可以弥补对她的爱,使得她对很多事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出与父母、老师及社会对抗逆反心理。父母越叫她认真学,她越不学,说要气死他们,看他们能把她怎么样。经常欺骗父母和老师,对于约定一般不守信。张某本人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父母及大姑身体健康,无精神类疾病及人格障碍。
本案例中的主观方面
(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张某有交一些社会性朋友、对于父母及老师的正面说教才有了“我知道该怎么做”,“知道了,你们就是不相信我”等这些很没有耐心的语气和反抗的态度。正是因为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她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
(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间的矛盾
张某知道自己目前状态不好,想改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惑不安。但成人感使他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想要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而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本案例中客观方面 (1)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
该生小学阶段就读于一所私立寄宿制小学,几乎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自习课肆意串座位,问询其他同学问题等,都是其小学教育阶段未受到过良好规矩的表现。
(2) 从家庭环境角度看 家庭是孩子感知社会、认识社会的第一要素,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对孩子影响极大甚至是影响孩子的终身。在张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以为钱可以弥补对她的爱和无条件的满足她的需要。张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了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社会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相互激荡,拜金主义、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有所抬头,加之一些媒体对博彩致富,腐败典型以及社会负面问题不适当宣传等,导致相当一部分的趋利心态严重,极易对世界观,人生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使中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甚至潜移默化为犯罪的心理动机和起因。一些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6304c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