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与环境关系

2022-05-08 09:23: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艺术与环境关系》,欢迎阅读!
关系,环境,艺术


浅谈艺术与环境关系

当代艺术及观念逐渐发展的中国,不论是教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活当中的构成元素,都与各形态的艺术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一股力量,然而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够受到大众的接受,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形态也渐渐多元化,而些不同的艺术形态都本着理念、观念、信念传达的本质,将艺术家们对哲学历史文学经验等等各种知识或思想注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但在当艺术的生态环境中,决定一件作品的好坏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也不是获得一时的肯定就能将艺术的寿命延续下去,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创作的形态或是思维的方式,本着对社会环境、社会人文艺术生态等各种方向,做分析及思考,将会在这样对于社会的分析及对自己的分析与艺术观众当中获得许多平常不会发觉的联系,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多是理性的,哲学家的思考,有工匠的精细、有诗人的浪漫,这是一位艺术家的基本要求,然而当代艺术的思维这样是不足够的,有政治家的理念、有社会民众的角度、有社会学家的分析,理性的思维当中,期望的是与社会并行的艺术甚至预见社会未来的艺术



关键词: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国艺术的寿命

一、艺术与环境变化

艺术社会生态中存在一种循环作用,这样的循环作用使艺术史得以不断的推进,而这样的循环作用在大多数的艺术家、不论是自我内心为创作的艺术家或社会取向创作的艺术家都共同在这样的艺术生态之循环作用当中,在作品未与观众达成沟通之前,所有使创作成形的思维及社会作用都使作品发生改变。而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处于开放系统型组织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使艺术家们的创作更希望达成社会认同。



二、艺术信息的循环

互动的外部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结构、特质

投入:原料及资源 ←←←←←←←←← ↓ ↑

组织:利用对组织特有的资源及开发管理,将投入加以变化 ↓ ↑




产出:各类艺术形态→→→→→→→→ →

艺术组织是开放的系统,它自各种不同的来源接收输入信息这些输入信息经过艺术创作者的思维加工后,转变成输出信息不管是对艺术组织还是艺术个人而言,这种程序皆适用。艺术创作者的使命和对资料的诠释或许不同,不过,以下的事实不变,便极有可能面临挫败。假使组织太过僵化或改变的速度太慢,很容易在现代的各种竞争受到淘汰。一个文化或是思想的老化甚至结束,受害的将不是文化或是思想,而是在这个文化下及思想下的人群,而我们是否试着去分析过,瞬息万变的环境里,艺术家应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何处。



所有开放系统的组织,都将与变动的环境产生互动,进而修正调整提出的作品。在经济政治、法 律、文化社会、人口学、科技教育的环境因素下产交互作用,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条件,而影响到艺术家对目标的思维及达成率。艺术家对环境因素的理解,取决于从观众、其他艺术团体、媒体、专业人士及顾问等,所得到的信息艺术家们必须假设,环境总在变动,并因此发展一套能持续评估变化的程序。



三、艺术家的自我判断

在长期以来艺术一直被认为是缺乏规划及理性的,至今仍然有部份未接触过艺术的民众认为艺术有如玄学,甚至艺术家本身也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人理解,利用上述分析,如环境、教育政治文化等等,将具前瞻性的、可预测的、可执行的艺术思维找出来,避免将过多资源投入产生错误传达的作品当中。在当代艺术中,传达是关键的的环节,若是在传达当中产生些许偏差,也将使得作品的理念无法得以延续。在深入探讨艺术思佳规划之前,必须要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参与这个展览、是为了展出机会或是为了赚钱、或是某个目标而募款吗?或是只为了改善拮据的生活,也可能只是为了想为观众带来新的东西,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或是一位新的艺术家、或是一次非常有噱头的展出。



结语:

艺术是无形的,它并不像实体商品能被直接的以合理思维来决定其价值、拥有。当代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例如,潜在的艺术品收藏家于购买艺术之前也无法事先检验之,这是和买车之前的试车、试乘活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艺术活动的展期间,是否能以正确且相关的方式来传达艺术家的理念,这将是艺术活动当中关键性的一个环节,艺术的推广尤其如, 中国的当代艺术逐渐走向理性化,而理性的艺术形态及使命感的传达也正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所在,然而在多数的观众的印象中,艺术是遥不可及的,是由某一位神经质的人做的神秘工作,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也渐渐体现出当代艺术的重要性,以往的感性的艺术逐渐无法满足群众探索艺术的求知欲,因此理性的艺术对于以往早期接触艺术的群众或是艺术家来说,就象是新的一片沃土,然而感性的艺术思维仍然是困扰着我们。



参考文献:






[1] 《日本现代美术馆学》 并木诚士(日本) 五观艺术出版社. 2003

[2] 《法国文化政策》 杰郝德.莫里耶 五观艺术出版社. 2004

[3] 文化新形象》 鲁思.温丝乐 五观艺术出版社2006

[4] 《论艺术的本质》 汤玛斯.华腾伯格 五观艺术出版社. 2004

[5] 《独立策展人》

爱莉森 五观艺术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367494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