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我的母亲》内容结构及语言特点

2023-02-28 10:07: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整理〗《我的母亲》内容结构及语言特点》,欢迎阅读!
我的母亲,特点,整理,语言,结构
《我的母亲》内容结构及语言特点

一、内容与结构

本文基本上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母亲一生的经历。结构上比较简单。开头几段(第1—6 段)约略交待了母亲的身世和家庭状况。这样的家庭,养成了母亲勤俭诚实的性格。第7 至13 段回忆了幼年时母亲为抚养子女付出的艰辛劳动,并着重刻画了母亲的性格。作者选取了一些十分具有典型性的细节。如母亲总把屠户们的衣服洗得雪白:忙碌中还能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客人来了,母亲总是尽自己所能好好款待;面对姑母的无理,她总是处处忍让,努力维护家庭的和睦;等等。在第13 段的结尾作者有个总结,写母亲的性格与品德对“我”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她给了“我”“生命的教育。第14 至17 段重点叙写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以及“我”未能回报母亲而心里产生的深深的愧疚之情。母亲为了“我”和“三姐”,一个人承受了家庭的重担。然而在母亲老了越发眷念儿女的时候,“我”却远在异域。回国后我留下孤独的老母亲一个人“过那凄惨的除夕”母亲在家病危最后逝世,“我”在后方却未能知道消息。为此,我愧疚万分。结尾段总结母亲这一生对“我”的重大影响。而“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一句是母亲一生艰辛生活的写照。这段文字里含着作者巨大的悲痛与愧疚,是文章情感的一个高潮。

以情感表之于文字,并做到流畅与准确,从来就是个难题。周作人曾说:“我觉得人之互相理解是至难———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表现自己之真实的感情思想也是同样的难。《沉默》“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真的深切的感情只有声音,颜色,姿势,或者可以写出十分之二,到了语言便有点儿可疑,何况又到了文字《志摩纪念》)周作人既如此感慨,可见表达之难。现代白话文学中不少作品文字生涩、缺乏穿透力,但也有几位白话运用十分纯熟的作家,舍即是一位。这篇《我的母亲》可以说为现代文如何传情达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老舍家道贫寒,自小失去父亲。又逢着乱世,寡母抚养几个子女成人,艰难是可以想见的。老舍是个重孝道的人。但时代却使他成为“逆子”。二十多岁的时候他远赴英伦, “七七”事变后又逃往南方。母亲却继续留在被日本人占领的北平,直至最后逝世。从这点看,身为人子的老舍并没有尽到赡养母亲的义务。因而对于母亲,老舍不只有那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爱,还应有无尽的愧疚。母亲逝世后一年,老舍才知道这个消息。在悲痛、愧疚等种种情绪交杂中老舍写出了这篇悼念母亲的文章。在许多现代作家中,这种强烈的情绪会以很抒情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郭沫若《女神》诸篇,如郁达夫自叙传式的小说。

老舍对感情的处理方式上显出了他的特点。正如他的性格一样,他行文始终是平和的,含蓄的。通观全篇,他所用的句式都是陈述式的,短句多,口语色彩浓厚,写来情绪(在文字上显得)十分


含蓄,尽可能使情感不至于溢出,并且试图不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绪。例如,老舍除夕之夜请假回来探望母亲这一节。满怀希望的老母亲此时心里巨大的失落与哀伤是可以想象的。但“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最后给了“我”些小花生,送“我”出门。文字越克制,读者越能通过想象理解母亲当时的心境。寥寥数语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在除夕夜无法与儿子团聚的老母亲内心的辛酸与苦楚———当然还有老舍心头的愧疚与悲痛。看似无情,却字字直达人情最深处。再看结尾。回忆了母亲的一生,想起自己所给予母亲的,老舍感到愧疚,他说:“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同样克制,但相信读者都能触摸到老舍内心涌动着的巨大悲痛与悔恨。欲抑而愈扬,内心的激情压抑在平和含蓄而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中却更能引起读者情绪上的共鸣,这是老舍文字独特的魅力。将这篇文章与《女神》对照阅读,会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二、语言特点

老舍20 世纪30 年代的作品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一般评论家们称之“京味”色。这也很鲜明地体现在这篇文章中。这篇文章运用的都是北京平民所熟知的日常口语,较少现在文章所常见的润饰,基本上是“胡适们”在文学革命中所提倡的“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这种口语带有较强的北京方言特色,现代人也许看着不会太明显,但与同时期冰心、朱自清等人的文字相比,立即显出不同。在口语中,老舍也有加工,努力使它变得洗练,富于表现力,这是老舍有意识的追求。他曾阅读了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确认“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精浅简练的著作”《我怎样学习语言》这样有意识的锤炼最后形成了老舍作品洗练、平易(当然还有其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俗白中求精工,在通俗晓通的同时,能达情,能传神,言浅意深,俗不伤雅。

这篇文章中,老舍还十分善于选取能表现人物气质的细节,辅以简练传神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母亲像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百姓一样勤劳朴素,独立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她爱整洁,终年忙碌,在忙碌中却仍然能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也像大部分老北京人一样好礼节,遇上亲友喜丧事,总是穿着干净的大褂去贺吊,不管这份礼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为人和善,为了家庭的和睦处处忍让。但这个柔弱的母亲性格里面并不缺乏坚强与韧性。乱世中她用柔弱的身躯努力维护着雏儿的生计与安全。老舍这样写她:“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这些富于特征化、有丰富内涵的细节,辅以适当的简洁神的概括性语言,使一个性格鲜明的、十分立体的母亲形象一下子清晰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fa3094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