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起源及由来

2022-05-25 17:50: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夏节气的起源及由来》,欢迎阅读!
立夏,节气,起源,由来
立夏节气的起源及由来

立夏节气的由来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辞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这时,万物繁茂。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人们往往会在立夏进补,以使自己的身子强健有力。

南方大局部地区,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时节,已经完全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过后,却是农耕时代,最需要人力.时候,人们希望借助于立夏“被养〞,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人们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发生疾病。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佑平安、发财致富的良好愿望。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茂盛时节,因此北方大局部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其意在庆祝小麦丰收。客家人大局部来自河洛一带,有吃面的习惯。来到偏远的山村后,受到当地风俗的影响,改吃大米为主食,吃面习惯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面食。 立夏节气起源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假设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局部地区这时那么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局部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





1 3


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典籍记载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那么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立夏其他史料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根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2 3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cd5e22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