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文学接受发展阶段

2022-12-30 21:26: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理论 文学接受发展阶段》,欢迎阅读!
文学理论,接受,阶段,发展,文学


浅析文学接受的发展对实现作品价值的重要意义

文学 屠明萍 01060224



每一项活动似乎都离不开三个阶段,即发生、发展、高潮,文学接受也不例外,但是,在这三者之中,唯有发展阶段对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一下发生阶段。简单的说,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就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同时这种阅读是基于读者的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又是受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并在特定接受心境下展开的。这就说明这一阶段只是读者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了文学文本的选择,开始在一定状态下进入阅读,这一过程没有触及文本的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理解与玩味,因而没有起到实现作品本身价值的作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在阅读之后产生的与作者或作品人物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或者是读者的情感得以净化,又或者是读者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这说明这一阶段是作品对读者产生的巨大作用,这是文学作品价值的体现结果而非实现过程。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只有经读者由阅读之后,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才能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而发展阶段正是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读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作品进行填空、话、交流,异变出读者个人心中的“第二文本”,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西方的“填空”“对话”说,还是中国古代的“兴味”观,都说明文学作品作为“第一文本”出现在读者眼前时,都只是一些语言符号,作者表达的意象、思想、蕴含都是朦胧的,它呼唤读者去运用想象联想来感悟其中的意蕴。比如我们在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的时候,看到“寻寻觅觅”,我们会想,词人在寻找什么?进而随着整首词的展开,我们看到了一个孤苦无依,失魂落魄的女主人公正对着窗外看着秋雨中陨落的残花和梧桐哀叹。当我们头脑中浮现这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联想,词人为什么如此哀伤?她的命运遭受了什么样的打击?“雁”“黄花”“梧桐”“细雨”代表了什么?所有这些空白,都必须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玩味”,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文学品的形象世界、思想内涵,在读者与作者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作者完成了对自己见解的阐释,一方面读者对这种阐释进行深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理解的文学作品。

在对话时,读者的头脑中对文学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还原,也就是读者所填补的空白与作者本来要表达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相一致。但是,正是由于文学语言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读者的填空不可能与作者原来的想法完全一致,是产生了异变。异变可分为三类,一是形象的异变。比如说【声声慢】中主人公的形象,不同的读者眼里会有不同的形象,有的读者眼里她是一个历尽沧桑双鬓发白的老妇形象,有的读者眼里可能她是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形象。二是情感的异变。不同性格的读者或不同接受心境下的阅读会造成这种异变,比如我们

1 / 2




心情很舒畅、生活很顺利的时候阅读李清照的这首词,便不容易体验到其中凄凉悲惨的情感。三是思想观念的异变。对于一部作品,作家肯定会赋予一定的思想内涵,但是读者在自己人生经验的作用下,会理解出不同的思想内涵。人们对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思想内容的不同见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这些异变产生了多样化的“第二文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在具体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还会产生正解与误解之分。我要强调的是误解对实现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作用。这里当然指的是正误。正误跟异变有些相似,“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这样的误解可以使文学作品的价值大大丰富,比如对《红楼梦》的理解,作者本身可能并不包含对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揭示,但经由读者的再创造,赋予了它这样一个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阅读价值。

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由于读者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去阅读,所以当这种期待与实际相互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因为这个时候作品给人的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的审美价值就体现了出来。例如我们在读《雷雨》的时候,在没有看到结尾之前,万万不会想到它会有那么曲折丰富的情节,最后也给读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时候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它的价值是在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被实现的,没有读者在这一阶段进行种种再创造,其价值就会被牢牢地锁在一行行文字中间而不被发觉,也就没有了后来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了。



参考文献: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月第3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a516c2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