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精彩评说武则天

2022-04-25 17:18: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蒙曼:精彩评说武则天》,欢迎阅读!
武则天,评说,精彩,蒙曼
蒙曼:精彩评说武则天

蒙曼,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因主讲武则天系列而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蒙曼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解读唐史,评说武则天,不仅激发了广大听众对一代女皇的兴趣,且加深了人们对唐代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和认识。蒙曼讲解历史精彩纷呈;评说人物,语连珠,充分展示了一位学者和教师的独特史观和高超口才。

一、设问——精确的导入语



蒙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会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去讲述,也不会平铺直叙地介绍事件的起落,而是带着问题讲,用悬疑吸引读者。这正是她评说武则天的一大特点。蒙曼特别喜欢在每一讲的开头和结尾,运用设问的方式生发悬念,以引起听众对历史真相和人物命运的探究兴趣,从而导入正题。例如,她在讲第一集《则天家世》的开头,说了这样一段话:

武则天是一个奇迹。她在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教导女子顺从的世界里雄飞高举,君临天下。在她的时代,禁区可以突破,命运可以改变,激情和梦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气象;在她的身后,正史和野史,留下了种种扑朔迷离的记载,给这位传奇女子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

蒙曼首先运用精确凝炼的语言,从人物业绩、时代气象和史书记载三个方面,概述了武则天的人生奇迹。然后用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这一选择性的设问句,一下子就引发了听众对唐朝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注兴趣和探究热情。这不仅是一个精确的总体性导入,而且在接下来发出一连串疑问之后,自然地导入到对武则天家世的从头叙说。 同时,蒙曼还十分善于在每一讲的结尾,通过设问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如,她在讲第八集《两种命运》的结尾,这样说道:

到此为止,拥武派已经进入最高层,反武派也出去了三个,只差一条大鱼——长孙无忌还没有离开中央。天罗地网已经张开,尊为国舅、贵为宰相的长孙无忌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请看下集:国舅之死。

蒙曼在总括了前述内容之后,用一句设问引发听众对长孙无忌命运和结局的关注,这样就自然地导入到下集《国舅之死》

此外,蒙曼还常常在讲述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随处设问生疑,这样层层设疑,大大增强了叙史说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二、论断——精妙的辨析语

评说历史人物,必然会涉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蒙曼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不仅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而且善于运用精妙的辨析语言进行推理,从而对此类问题作出论断。例如,她在讲第三集《狐媚惑主》的时候,这样辨析李治在感业寺与武则天见面的表现: 现代许多学者不太相信《唐会要》的记载,他们的理由是,忌日行香是国家礼典,李治的随员肯定不少,感业寺的尼姑当然也不止武则天一个。他们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激情对立呢?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定发生过,理由有三: 第一,文本的理由。《唐会要》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史书,保存了唐朝大量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它和现在街头小报不一样,不是专讲绯闻的,没有必要制造这么一个谣言出来。

第二,人情的理由。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一年,她盼什么?她就盼李治来呀,盼星星盼


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这太阳就是李治。现在李治真的来了,她怎么不张开双臂拥抱光明?再说了,君心难测,他今年想着你,明年可能就想着别人了,所以皇帝好不容易来这么一次,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性格的理由。武则天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她的父亲当年就肯冒身家性命之险追随李渊造反,武则天本人在唐太宗时代,也有出位之举。她不怕赌博,愿意赌上一把。所以这个时候,她是纵使身边有千军万马,我的心中只有你。两个人就这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

蒙曼首先举出现代许多学者的看法和理由,然后作出自己的论断这件事必定发生过接着从文本、人情和性格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妙的辨析。在推理的过程中,她既运用了严谨的考证语言,也使用了通俗的口头语言,同时还穿插和引用了一些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的现代唱词和古典诗句,比如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等,再加上对比、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辨析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使原本有些枯燥的学术论述,变得灵动多姿,情趣盎然,从而大大增强了推理的形象性和说服力。这无疑是蒙曼说史语言的一大特色。

三、概括——精当的评价语



说史,少不了要对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进行评价,这无疑是显示主讲人学识水平和思考能力的一个关键。蒙曼就特别善于在叙说某一人物或事件之后,运用概括的方法,对其做出精当的评价,以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学术眼光。例如,她在讲《神龙政变》一集的结尾,这样说道: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神龙政变呢?我想,至少能够得到三个结论:

第一,神龙政变直接针对的对象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不是武则天本人。对于政变参加者而言,政变的目的只是为了扫除二张兄弟对政治的影响,结束武则天的统治只能算是政变的一个副产品。

第二,武则天既定的政治目标就是回归李唐王朝,政变并没有改变这个目标,相反,只是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

第三,政变是反对=张兄弟的大臣和受到威胁的李唐皇室成员合作的产物。在这次合作中,大臣中的核心分子发挥了主导作用,特别是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哞和袁恕己,他们在政变后都受封为王,权倾朝野;而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通过参与政变,势力也大为提高;而且政变本来针对的不是武则天,武则天娘家的势力也没有在这次政变中受到冲击。以在政变之后,恰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蒙曼首先阐述了政变的目的与结束武则天的统治之间的关系,接着指出了政变与武则天既定的政治目标的一致性,最后剖析了政变参与者发挥的作用,及其政变后各方力量发展变化的态势。她运用唯物史观得到的这三个结论,其实就是对神龙政变这一标志着武则天政治生涯结束的重大事件的精当评价。这样评价,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充分显示了蒙曼独特的历史见解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既符合历史的真实,又揭示了事件的实质,显然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这一事件对历史进程和人物命运的重大影响。

易中天教授说过这样的话:蒙曼大概是为讲坛而生的吧!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凡是听过蒙曼主讲武则天的人,都会觉得这并非溢美之辞。蒙曼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凭不凡的口才评说人物,确实令人感佩不已,赞赏有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552401eff9aef8941e066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