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重点

2022-04-21 02:4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内部控制重点》,欢迎阅读!
内部控制,重点
名词解释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促进组织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需要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向着组织的既定目标努力,对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2权变理论:它是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即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控制模式、方案或方法理论

3风险应对:是指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的风险容量和风险容忍度,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

4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5正式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程序等契约性规范来实现的控制,旨在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6非正式控制:是指组织根据自主的理解,无须按照正规的或法定的控制制度所进行的控制。非正式控制具有自发性、广泛性、非强制性等特点,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信念等隐性契约。 7人员风险控制:是通过挑选和任命员工、培训、职位设计、权责划分、绩效考核等,达到企业管理目标。 简答题

1、为什么要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因:

①促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的目标,引导其做企业希望做的事,告诉组织成员怎样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②人的行为动机问题,防止组织成员以牺牲企业利益来追求个人利益;

③个人能力限制,即使组织成员知道企业的期望,也有良好的工作动机和道德素质,但根据彼得定理,个人能力的限制也会产生控制问题。

④控制环境的不确定性。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①成本效益权衡,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不得超过预期的效益。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企业可能忽略某些控制制度②例外控制,内部控制一般是为重复发生的业务而制定的,但在制制度时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

③内部控制执行人员渎职或串通作弊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单个员工犯错误的概率,但很难防范数个关键岗位的人员串通作弊。 管理层滥用授权,如果负有职责的管理层缺乏职业道德,滥用职权,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

①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②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③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④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⑤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4、内部控制总体目标设定

①战略目标,是制定其他目标的出发点和企业的终极目标。 ②经营效率目标,③资产保护目标,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管理经营提出的要求。

法律法规遵循性目标,⑤财务报告目标,是监管机构、投资者等主体对企业的要求。 5、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

①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②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④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⑤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6、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除了组织架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之外,还包括外部环境、技术特点、企业的年龄和经理人任期、企业规模、舞弊风险等方面。 7、对于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①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②风险降低时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③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④风险承受度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8、风险应对的措施

①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断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影响程度,对那些风险程度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而难以控制的活动予以回避或外包。

②风险分散,风险分散主要指企业采取多经营、多发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源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

③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八风险转嫁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保险法、合同法、转包法。

④风险自留,风险自留策略并非单纯的任凭风险发生,而是需要在接受风险的同时尽量采取措施减轻风险。 9、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②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③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④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 ⑤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10、要防止被授权的成员越权、滥用职权,对授权控制时应做到:①要建立奖惩措施受托人表现良好时管理者一定要给予奖励,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反之,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受托人能力不匹配,应当及时停止授权,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②要防止权力滥用或授权不当、执行不力。应该建立业务抽查制度确保受托人行为偏离预定轨道,并对任务的具体情况、进度和完成情况等核实。


③进行过程控制,如果目标周期过长,应该将目标进行分解,在分解后的每个阶段性目标完成时提交报告以保证受托人的行为被限定在委托人的预定轨道之内。 11、人员风险控制的四个基本功能

①使员工清楚企业目标和行为标准,知道企业期望员工做什么; ②确保员工具备完成其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如经验和才智)和资源(如信息和时间)

③防止员工发生错误、舞弊、贪污、偷懒行为; ④促使员工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 12、企业资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

①筹集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投资坑内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③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杂;

④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13、资金控制的目的

防止资金流失防止企业发生支付危机,保持现金流动的均衡性,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实现资金活动供、产、销活动结构性平衡,并通过现金流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14、资金控制的特征

①资金控制的主体多层化,资金控制的主体首先是董事会,但在内部人员控制的企业,经理人可能占领“首席”地位。

②资金控制的目标不仅仅是安全、合规性目标,还要考虑财务风险 ③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部门、各层面和各项工作

案例(运用)

1、什么是好的内部控制,好的内部控制的特征 ①内部控制的参与人员包括全体组织人员; ②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有机结合;

③确保企业具有免疫能力、能够防范风险、维持适度的控制成本。 2、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动机、机会和忠诚度的缺乏。舞弊三角理论的三个顶点是“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压力包括财务压力、恶习等;机会包括控制措施的缺乏、无法评价工作质量绩效、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无能力察觉舞弊行为、无审计轨迹;人们在舞弊时通常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忠诚性受到破坏,而是会找到各种借口说明自己,让自己的舞弊行为成为自我想象中的可接受行为,这时忠诚性缺乏就转化为自我合理化。自我合理化实际上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价值判断。只要这三者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因素的可能性增加时,舞弊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当三个因素的可能性都增加时,舞弊概率很高。

3、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基于两个假设:

①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的概率很小;

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通过控制,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舞弊犯错的可能性降低。

4、财产保护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用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5、对特殊状态下或特别嗜好的关键人员的关注

这些特殊状态包括:家庭负担过重,员工收入无法弥补;员工有特殊嗜好,例如赌博、挥霍成性、与人攀比、为异性支付消费款等;员工负有较多个人债务,无法偿还;个人经营资金短缺或投资失败;处于特殊情境中的人,如恋爱、亲人亡故等;关键岗位或关键环节领导/员工配偶、子女已经移民,但本人仍在坚守岗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5343e50975f46527d3e1d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