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简介

2022-07-10 20:00: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生平简介》,欢迎阅读!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 被称做杜工部。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 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 。他诸体兼备, 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 集》。

杜甫的家世及其影响: 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 十三世祖杜预以下, 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 杜甫曾自豪 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母亲也出身豪门。只是到了他父 这一代,已呈衰落之势。

首先,家庭给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 和无比要在仕途上有所作 的雄心,年轻时便树立了济时用世、辅弼君王的宏大理想: “致君 舜上,再使风俗淳” 。爱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其次,唐代是个重 诗歌的时代, 祖父杜审言又是武后时代著名的诗人, 这更加深了杜 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 “诗是吾家事”,自己在诗 创作上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 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迹。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 10 公里站街镇南窑湾村, 背靠笔架山, 东泗河,山后 有一凹地,称为诗人“洗砚池” 。院落长 20 米,宽 10 米。院内有一座东向西砖砌窑洞。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 712), 甫诞生于此。

影响杜甫诗词创作的因素是安史之乱之后十五年。

一生分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35 岁前, 712—— 746),创作准备时期。 “读万卷书”,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艺术修养基础。

“走万里路”,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随后北游齐赵,扩大了眼界和


襟,结识了李白。洛阳进士试未第。

二、困守长安时期( 35——44 岁, 746——755),创作趋向成熟, 是走向现实主义的开始。 从自身的切身遭遇开始深刻地认识了当时 种种社会矛盾及腐朽的政治。二次制举、干谒。

三、战乱流离与为官时期( 45——48 岁,756——759),现实主义完 全成熟,与李白、高适等前辈诗人划了清晰的界限。这阶段的四年, 杜甫的生活创作与中国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杜甫在中国文学 上的不朽地位主要是这四年奠定的。

四、漂泊西南时期( 49—— 59 岁,760——770),人生的最后时期, 总的是漂泊,有两段相对安定。这时期,直接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比 期相对减少, 而在抒情诗里渗透进爱国热情, 并带上浓重悲凉的时 色彩。艺术上用力更著, 把律诗特别是七律推向了最高峰,对七绝 作了有益的开拓,摆脱了盛唐的陈轨。

杜甫的忙和累:伟大 “穷年忧黎元”——关心人民。经常推己及人。这种思想和他所受教 育及儒家“仁政”有关,但有突破, 主要从下层百姓考虑, 具体真诚。 “济时敢爱死”——关心政治。突破了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限, 始终关心国家, 从未说过“弄扁舟” 之类的话, 具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李白一生“仰天大笑出门去” 杜甫“白头吟望苦低垂”,一生是一个 大悲剧,一个大矛盾。

公元 759 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 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 四年,留下诗作 240 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 其中《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四首(其三) 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春色。 765 年,严武 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在思想内容上, 杜诗博大精深, 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 实生活, 都在他的诗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 历史的真实和艺术 真实,在他的诗中得到高度的统一。 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的 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

在思想内容上, 杜诗博大精深, 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 实生活, 都在他的诗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 历史的真实和艺术 真实,在他的诗中得到高度的统一。 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的 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

此外,描绘山水、题画咏物、思亲念友等待也是杜诗的内容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0b99d4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