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复习》,欢迎阅读!
40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 );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 )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 )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 ) 、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 )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 ),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 ),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 )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2.简述观察学习的一般过程。
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的内涵、依据与应用要求。
四、分析题
1.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请分析: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小班的小里正在沙箱旁边玩,他专著地用沙子装满自卸卡车,然后倒出沙子,将沙子堆成一座小沙丘。而小可也在他旁边玩一个玩具推土机。交然小可开着他的推土机跃过了小里的沙丘,把沙丘轧平成了一条道路。小里立刻大哭起来,并打了小可。 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五、应用题
设计一个大班幼儿以保护自己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 要求:
1.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 2.选择方案中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的教案。
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
1.关联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3.共情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相关学科知识
5.试误与练习、强化练习 6.潜移默化 7.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 二、简答题
1.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 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令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 育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 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 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答: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注意的产生是由一系列的变量决定的,其中包括榜
孽的吸引力、普遍性芝墨行为发生的环境等。以电视为例,之所以电视节目中的榜样之所以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媒体能够有效地唤起和保持儿童的注意。
保持过程:即引起注意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通过想象或言语表象使观察过的行为在记忆中得以重现。
动作再现过程:即儿童在准确重现榜样行为前所进行的一些尝试错误性的行为。 动机过程:即当相应刺激出现时,引发儿童观察过的榜样行为。
这四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中,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不
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3.答: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 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模仿学习的对象与环境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 一致性,才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构。如果儿童面临的始终是一个分歧与矛盾的环境, 儿童不仅会感到不安,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对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
响。由此,幼儿社会教育要在一致性原则的指导下,尽力为幼儿提供稳定、和谐、安全、统一的环境。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 (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
(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n 三、论述题
1.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生活的维度看它涉及个人生 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社区生活、人类生活的内容;从心理结构的维度看它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它涉及儿童与自我的关系,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要培养完整的儿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则要尽可能的涉及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基础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浅显的、具体的、启发性的知识,是为儿童发展所必须学习的基础性的知识。这两条原则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培养健康与完整的儿童而提出的。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心理学家一直强调幼儿生活经验塑造了人格发展的基本形态,身心健康的儿童,才能享 受愉快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儿童。因此选择教育内容时,应根据幼儿年龄、体力、智力的发展水平,提供幼儿快乐的活动,以满足其健康需要。完整的儿童是和谐、平衡发展的儿童,这种和谐与平衡是与多方面的内容学习分不开的,由此,教育的内容应有智力上的完整性。基础性原则提出还因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为儿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意味着让儿童明白初为社会之人应掌握的一些基本能力与规范。幼儿期的模仿性、可塑性、及学习的欲望都很强,应把握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应从基本的生活习惯与态度的培养开始,逐渐深入伦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根据这两条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
(1)均衡的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安排所选择的内容时,必须考虑,
各部分内容是否涵盖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所有范围,各部分的内容比例是否协调。我们不能过多地偏重某个内容或某个内容的某个部分而忽视其他。如我们不能因为社会认知方面的内容容易组织与评估,就多组织这类活动,而对品格与情感这类不易看出学习成果的内容就加以重视。内容要符合相关学科的组织标准。课程应强调社会交往在所有领域学习中的价值,为儿童提供同伴学习的机会。
(2)选择基础的、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虽然从理论上说,任何知识都可用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不同年龄的儿童是相对有其学习重点的。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经验与知识的,尤其是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选择对于幼儿来说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教给幼儿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品性与态度是最基础的。 四、分析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c473f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