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随笔
电学知识学生学习困难,尽管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借助大量实验来教学,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把实验现象与本质规律联系起来,所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仔细研究知识的生长点,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较为抽象的内容,要通过类比法设计教学,用学生熟知的现象类比理解抽象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电压》的重点是学习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练习使用电压表测电压,这节课的实验操作部分,只是使用电压表测量由一只灯泡和电源组成的简单电路两端电压。课本58页的“想想议议”和5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题,这两个题目的设计除了要再次训练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并且在已经测量电源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测量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研究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与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的关系,其意图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探索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引出下一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以便使知识系统化。
本节课另一个实验现象可能会被忽略。学生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后,又测量电源电压,有的学生直接把电压表连接在电源两端,测得电源电压是3V,认为已经完成任务,有的同学闭合开关后,又仔细观察电压表指针再次读数,发现示数小于3V,甚至比3V少0.5V,有的老师从测量误差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学生也没有更多质疑,事情也就过了。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现象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提出少了的0.5V电压去哪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可结合课后第4题,测量L1、L2两端电压并与电源电压比较,得到L1两端电压同样小于电源电压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是灯泡L2分去部分电压,之后让学生分析先前的实验中,电路的哪一原件可能分去那0.5V电压?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实验研究论证,为下一节课“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研究找到恰当的出发点。
又如第十七章第一节“探究通过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导学案或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本56页图16.1—2和63页图16.3—1的实验,让学生回忆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两个实验现象,初步总结规律,明确通过导体的电流会跟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也会跟随导体的电阻变化而变化,两个变量在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初步渗透函数思想,电流对应因变量,电压和电阻对应自变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猜想电流跟电压、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激发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欲望。
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善于研究知识的生长点,能真正引导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日常教学中,引课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两个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求学生连接电路,能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不同连接方法可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这种引课方法重在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难度还是较大,只有部分同学能实现,如果在这种引课之前有个铺垫,效果会更好一些,笔者亲自尝试了以下方法,效果良好。先给学生出示下图,说明甲乙是两台发动机,需要用通过总阀的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出口流出,请你按要求设计管道并用笔画线画出示意图。多数学生能不两种方法画出来,借助本例可顺利设计出两种电路连接方法。
另外,在研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时,电路中
的两个灯泡亮度不同,学生总认为电流经过第一个灯泡时被消耗了一部分,所以第二个灯泡不太亮,即使通过测量,发现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仍然对此现象不太理解,同时也影响对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掌握。笔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仍然采用合理类比的手段,请你思考,流入水暖气暖气片的热水和流出它的水的多少是否相等?出水和进水相比什么减少了?学生结合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立刻就明白减少的是水的内能,而不是水的质量,同样电流通过小灯泡,小灯泡消耗的
不是电流,而是电能,这样结合实验事实,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对这条规律深信不疑,还可以加深对能量转移转化的理解。
以上是笔者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以抛砖引玉,促进教学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7a0b2d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f.html